APP下载

不一样的能源、文化和城市

2018-12-27俞自涛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杭州 2018年46期
关键词:能源文明文化

俞自涛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人类使用不同的能源,会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炊烟袅袅、鸡犬相闻,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有意境的,但随着家家户户使用燃气,这种“人间烟火漫田舍”的水墨画面就渐渐看不到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可能是丧失了优美的意境,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加环保。现代社会,我们向往的是一种绿色文明。

在能源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又找到一个共同的载体,那就是城市。能源为城市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像杭州这样的具有高品质生活的城市,又衍生出了大量的城市文化。

能源与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本能需求

能源与文化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我们使用的能源种类不同,就会衍生出不同的文化。农耕文明的时候,我们用的是生物质类能源:秸秆柴草。唐诗《卖炭翁》,其中描绘的画面就是当时贵族人家是烧炭的,贫苦人家只能烧柴火,这种能源消费背后的差异不仅折射出社会的贫富差异,也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差异。

等到我们发现了化石能源——石油与煤的时候,就渐渐衍生出了工业文明,随之出现的就是工业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像英国、美国盛行一时的汽车文化。随着工业的规模化生产,生活资源极大丰富,使更多的人涌进城市,从而使城市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这种城市化进程加速扩张的背后是强大的能源支撑和保障。

在经历了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工业化时代之后,如今人类文明逐渐步入了信息时代,这时,很多人反而开始向往乡村桃源的生活,渴望回归自然。这是因为当有了相对丰富的能源支撑之后,人们对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开始向往绿色文明。于是,人们对能源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都是对工业文明之后的城市文明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要求。所以说能源与文化,其实都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本能需求。如果说能源是一个物质层面追求的话,那文化就是精神层面的追求。

能源和文化还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服务对象:服务于全人类。能源是从物质层面来为我们服务,文化则是从精神层面来服务我们。现在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实际上就是让能源服务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就是要让能源有更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也反映了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积淀。我们之所以有如此灿烂的文明,就是因为中华文化同样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今后不管是能源的发展,还是文化的发展,都要兼具包容性,要以城市为中心,不断向绿色文明和低碳文明发展。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在这40年发展的速度,可能比之前2000多年的发展还要快。我们在物质方面是极大地丰富了,但如果精神层面跟不上,这就容易造成文化的缺失。而在文化缺失的背后,我们发现某些重要的物质也匮乏了:过度攫取导致能源的支撑跟不上。西方国家近200多年来破坏式的发展,在过度攫取资源的同时对其文化也是一种侵害。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和挑战:地球上的能源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善待它们,应该有序地去利用它们,这样才能有序地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才能延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辉煌。

能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城市之所以繁荣,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城市的功能比较齐全,城市为人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和生活品质比乡村高,而且更容易集中资源且利用资源,所以从全球的视角来看,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人们趋向于城市,城市资源相对集中,能源的供应消费就可以有序管理,也可以有序供应,还可以有序地控制,这就是最初能源和城市的基本关系。能源的高效、有序使用,会给城市提供发展基础和保障,同样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供需变化也会首先反映出对能源的迫切需求。

早在2010年,中国工程院牵头组织了国内几十位院士开展“中国智能城市的推进战略研究”的重大咨询项目。当时院士们就提出了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能源网络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目前,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两者是正相关的,我们不能从量上解决问题,就需要从质上解决,能源使用的效率提高了就等于它的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也随之减少了。从能源清洁高效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减量提质,城市发展也是遵循这个道理。

人们的习惯与观念影响能源发展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什么“柴”放第一位?因为没有柴火,我们的生活就无法延续,只能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小时候,父亲跟我说,上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的时候,山上的柴都被砍光了,当时的贵州虽然有米,却因为没有柴火,当地的人们只能用冷水把米泡软了吃,所以说能源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品质、生命健康是息息相关的。这从一个“柴”字就可以反应出来。我从小在北方长大,那时候冬天城市还没有普及集中供暖,我们到学校或者是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烧煤炉。后来慢慢地,我们有了管道煤气、管道天然气,能源的充足供应、清洁供应,使人们的生活品质日益提高。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过度消费能源。浙江大学这些年一直希望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来规范校园的用能习惯。从2008年开始,浙江大学后勤管理部门就在校园做24小时的用能监控,包括用水、用电、用汽等。这样一套监控系统使校园各个建筑的用能消费行为清楚地展示出来。通过这些数据管理,给出一个指导用能模式,并慢慢地以价格机制来做引导能源消费。

杭州的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燃气使用的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从城市的发展水平来说,杭州非常适合做大数据监控系统,因为大数据研发、云计算中心都在杭州,可以通过数据监控手段和价格调控机制来影响人们的用能意识,从而提高用能效率。

猜你喜欢

能源文明文化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谁远谁近?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好大的方块糖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