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对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的灾害教育
2018-12-26周德强
周德强
摘 要:自然灾害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灾害防治教育尤为重要。因此,研究灾害教育对全球防灾减灾,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人地关系”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学地理课程担负着灾害防治教育的重任,初中地理灾害防治教育在提高学生灾害意识,增长灾害知识,培养防灾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灾害教育;重要性和可行性;主要途径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干旱、雪灾等灾害时有发生。每次灾害的发生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灾害是人类无法避免而又必须面对的突发现象,它使人类诸多道德矛盾在瞬间交织爆发,也使得人类的灾害伦理研究在不断发展前进。进行初中生的灾害意识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进行灾害教育的重要意义
进行灾害地理教育教学是帮助学生科学认识灾害,构建和谐人地关系的需要。日本地震之后,有人说这是上天对日本的惩罚,这说明在灾害面前人们产生巨大的恐惧,不能做到科学、理性地认识灾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些灾害像台风、冰雪灾害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报、及时采取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即使像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这样的灾害,人类目前还没有办法预报,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这些灾害了解得越来越多,相信预报地震就像预报天气一样也不是不可能。所以灾害虽然可怕,但是也是可知可防的。因此,人们要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自身做起,改变生活习惯,做到绿色生活、低碳生活,为构建和谐、健康的人地关系而努力。
二、实行并且加强灾害教育的可行性
1.能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灾害的成因机制。实际上,自然灾害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大气、土壤、水、植物、动物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灾害教育和地理教学是密切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全面深入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学会利用地理知识去分析自然灾害产生原因,探究客观自然规律,掌握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防灾减灾能力。
2.能为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依据。在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前,我们都必须要认真分析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区域地理环境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防灾减灾过程中也会运用到很多地理知识。像在一些地震多发区域,由于当地实际情况不同,防灾减灾措施也会存在差异,如果是有大量人口聚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应积极投资建造抗震建筑,完善地震防护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是人口稀少的偏远落后地区,可以根据当地人生活经验来预防地震,尽可能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防灾减灾措施必须要从地方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这样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三、关于实施灾害教育的主要途径
1.课堂学习。初中地理教材中蕴涵着诸多的自然灾害基础知识。首先,根据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潜移默化把灾害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其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当进行灾害教育活动。比如:学习“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时,举办“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并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汶川地震宣传手册》;学习“黄土高原”时,开展了“水土流失”手抄报的制作。在高中阶段地理必修内容涉及到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时。要结合有关知识,教给学生每种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避免因束手无策而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一些自然灾害往往有明显的前兆,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知道这些前兆,以便日后当灾害发生时让他们及早预报和预防,减少灾害的损失。
2.课外活动。灾害教育只局限于地理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除课堂学习外,还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结合“国际减灾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纪念日,举行防灾减灾的知识竞赛、灾害科普宣传、主题班会、避难训练等,通过黑板报、广播等进行宣传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举行“国际减灾日”纪念活动,并进行征文比赛。每学期结合学校的安全教育,组织一到两次防灾演习和逃生演练,如:“火灾应急演习”、“地震来了怎么办?”的防震逃生演练。让学生亲力亲为,亲身体验,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3.社会实践。体验是灾害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可结合乡土地理内容进行灾害教育。我市位于广东东北部,邻近潮汕沿海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在夏秋多雨季节容易發生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还会不时发生风灾、洪涝灾害,有不少群众在山边建房,存在较大的灾害风险。
4.专题报告。邀请国土部门和三防指挥部有关人员、专家到学校作与自然灾害有关的专题报告,让学生学习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知识,特别是让他们认识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掌握防治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基本方法。听完专题报告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全校师生进行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预防、救援演习。通过他们向家人和群众进行宣传,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灾害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地理教师要通过新闻媒体关注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灾害,加强自身灾害意识。在教学时,适时穿插有关灾害的知识,利用黑板报和媒体录像等手段,宣传灾害知识和逃生自救的知识,通过演练,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使灾害意识真正融入到学生意识当中,让学生学到在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加强地理素质教育,发挥地理教育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理教师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宋娟.初中地理灾害教育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61).
[2]文婧娴,焦黎,王智群.论初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意识教育[J].高考,2017(27):213-213.
[3]伍霞.解析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灾害教育[J].读书文摘,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