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2018-12-26王宇江
王宇江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则成了一项重大使命和责任。本文总结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提出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一些策略。以下主要从语言激励、活动激励和评价激励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激励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一、激励教育的定义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的实际情況进行考察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认为所谓的激励教育就是指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不管成绩或高或低,教师都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教育不仅仅适用于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同样适用,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不成熟决定了教师不能对其进行一味的批评和谴责,而是应该通过适当的鼓励和引导来对他们进行帮助。换一个角度来说,激励教育不光是用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同样也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持续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而促进他们的成长进步。
二、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1.激励教育观念。激励教育是小学生们发展的一项重要教学方式,在使用该教学模式时需要考量小学时期学生们自身的身心发展特征,让其教学方案可以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连接在一起,充分的考虑学生们的身心诉求,打造出具有极强针对性的语文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全方位的改良自身的语文教学观念,树立一个正确的、良好的激励教育观念,在素质教育的带领下,确定学生们的主体课堂地位。老师要大力开展其监督管理工作,提升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主动性,老师们要多关注学生,挖掘学生们自身的有点,适时的进行表扬,如果学生出现的错误,老师也要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让学生们了解到自身的错误,帮助其解决问题。
2.榜样力量。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其对于各类新鲜事物的好奇程度比较高,如果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那么学生们自身的学习心态也会受到影响,会更加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活动中。在开展激励教育活动时,老师要懂得利用榜样的力量,通过榜样来带动整个语文教学课堂,确保其学习氛围的良好性,引导学生们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当讲解语文教材中优秀的历史人物时,老师们可以先鼓励学生,让学生们对文章故事情节再现,号召学生们学习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以小组的形式表演英雄人物故事,使得学生们可以真正的感受到英雄人物的精神境界。
3.竞赛类活动。竞赛类活动的开展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学生们的求胜欲望,让学生们提升其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以及热情,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好的树立一个正确的竞争价值观念。在开展竞赛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不能让其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当比赛结束过后,老师们还需要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一些表现比较差学生进行鼓励。
4.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古代诗歌,文言文的经典和精选的现代文章,对于语文知识积累较少,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读懂课文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运用激励教育方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点。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对不同的学生的应该有不同的鼓励标准。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能使学生在取得进步时能够及时得到鼓励,使激励式教育发挥最大程度的作用。另外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激励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专注在学习上。激励教育也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让学生主动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教学进程,提高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频率,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比如,老师可以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有不同的鼓励方式,对于一些外向的学生,老师可以直接与其沟通,明确的提出老师对其的要求,并给予相应的评价鼓励,让学生有目标动力去拼搏奋斗,这类学生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老师的肯定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激情,从而在遇到难题时愿意主动地专研。对于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他们不擅长和别人交际与合作,难免对于老师有一种隔阂的情绪,作为老师,更应该与他们多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而避免因为沟通少而忽略了他们的学习情况,有了学习问题也得不到解决的教学现象。
5.应用注意的要点。激励教育是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方式,该教学模式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所取得的益处较为明显,激励教育模式的应用范围开始不断的变广,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过多的对其进行激励式的教育反而会产生溺爱的效果,所以,老师在使用激励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注意其模式的应用要点,首先,要注意其鼓励的语气以及措辞,不能使用过于夸张的语气,避免其产生反面的教学效果,把握好尺度;其次,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的时候,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对小学语文教学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教师会出现偏心的情况,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过分的关注和鼓励,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不予理睬甚至是一味地指责,这些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师应该真正地做到一视同仁,对待每一名学生都要有充分的耐心和责任心。
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激励教学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建议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学科“慧语文”网络课程的范式构建与校本实施[J].韩学红.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2).
[2]探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常爱莲.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3]善听者善思——浅论小学语文低年段倾听教学[J].葛舒婷.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