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怎样越走越远
2018-12-26左明霞
左明霞
【关键词】互联网公益 政府 慈善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冲击与重塑传统公益,让公益格局产生巨大变化。互联网以其高效、便捷、透明、科技等特点,有效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高效解决公益难题,以科技联通信任,以产业模式带动公益事业发展。在互联网公益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政府、慈善组织、互联网平台的良性互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公益品牌项目、加强公益平台规范化管理,借助这些有效措施,促进我国互联网公益未来发展。
政府应完善公益慈善法规,构建多方监管机制
完善公益慈善法律法规。随着公益事业的逐渐发展,我国政府开始关注公益慈善法律法规,先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互联网公益事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但事实上,上述法律法规更多的是从整体上促进互联网公益事业的发展,提出大量的原则性要求,在互联网公益发展行动步骤、培育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规范不清。面对公益慈善法律法规缺失现象,政府应从互联网公益需求出发,制定符合互联网公益发展的专项法律,主要用于解决互联网公益发展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利用法律作为武器,保障互联网公益的发展道路更加顺畅,及时解决互联网公益中隐瞒、欺诈行为,以健全的法律法规规避互联网公益风险,让违反互联网公益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构建多方共同监管机制。随着互联网公益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开设互联网公益服务,单纯依靠政府予以监督,显然无法达到监管要求,难以发现互联网公益平台中的“陷阱”。首先,政府应出台互联网公益监管实施细则,明确监管主体地位和监管责任,要求互联网公益平台承担主要监管责任,允许媒体、公众随时监督,并公示信息披露、举报渠道、举报奖惩的相关规定。其次,明确界定多方主体责任。互联网公益的监管主体包括政府、平台、捐赠者、媒体和社会公众,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是最主要的监管主体,应通过构建行业协会的方式,将部分政府权力转移给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承担最主要的监管责任,同时协助政府完成监管。最后,调动捐赠者、媒体、社会公众监督积极性。作为社会上最广泛的监督力量,政府应充分调动捐赠者、媒体、社会公众等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监管的专业性,同时,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监督进行核实,最终判断互联网公益是否违规。
注重互联网公益的宣传与推广。互联网公益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政府要肯定和支持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并且注重对社会公众公益理念的转变,要树立“人人公益”理念,让做公益成为一种时尚、一个潮流,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并且要摒弃传统公益的恩赐思想,展现互联网公益中的人权与平等。
慈善组织应提升网络公益专业水准,打造网络公益品牌
提高网络公益专业水平。互联网公益是有别于传统公益的一种新形式,慈善机构必须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提高自身互联网公益的专业水平。现阶段,慈善机构普遍设置为了适应传统公益,如组织结构中设置财务部、人力部、项目部、管理部等,但缺乏相應的新媒体运行部门以及新媒体运营人才,导致在互联网公益发展上,慈善机构的专业性不足,也就无法将慈善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慈善部门互联网公益始终处于短板。未来,慈善部门应增设网络信息部、新媒体运行部等岗位,聘请专业化的网络人才,以便适应互联网公益发展趋势,借助互联网平台更好地运行慈善项目,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关注慈善事业,助力慈善项目。
树立网络公益品牌项目。建立网络公益品牌,利用品牌效应引发社会关注,是互联网公益未来发展的方向。一直以来,我国公益项目发展主要依赖劝募方式,慈善公司要围绕不同的施助人群开展相应的劝募行为。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益让社会公众在开展慈善活动时有了多样的选择,社会公众可以根据网络自主选择参与的慈善活动,如何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慈善企业,如何开发社会公众关注的慈善项目成为关键。互联网公益的发展需要借助品牌优势,如果慈善企业能够发挥出品牌优势,利用品牌价值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在互联网公益中,社会公众最关注的就是捐助的透明性,如果慈善企业能够全程直播捐助,认真详细标注捐助费用的流向,得到社会公众的信赖,慈善企业的品牌就得以建立,从而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
加强线上与线下的有效合作。互联网公益的发展离不开慈善企业的支持,慈善企业拥有着众多项目资源和爱心人士,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应加强与传统慈善企业的合作。传统慈善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拥有宝贵的慈善活动经验,只不过在慈善开展方式、途径上远离网络,不具备创新特质。互联网公益应加强与线下慈善企业的有效合作,将慈善企业中的资源移植到网络之中,借助网络募集更多的资金,加强慈善项目运行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同时,互联网公益也需依赖传统慈善企业的管理模式,解决组织松散、人员流动的现象,促进互联网公益的管理力度,营造健康有序的互联网慈善氛围。
互联网平台应强化管理责任,创新募集机制
强化平台管理责任。互联网公益发展的关键在于互联网公益平台,只有加强互联网公益平台的管理,让其规范化发展,才能确保互联网公益平台的客观性、真实性。一直以来,社会公众对互联网公益都持有怀疑态度,部分互联网公益平台信息质量真假难辨,对公益活动的开展造成巨大阻碍。互联网公益平台应强化责任管理,确保平台信息真实有效,并将更多的公益项目汇集到一处,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选择。2017年《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相继出台,目的就是要加强互联网公益平台的管理,消除互联网公益潜在的风险。未来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公益平台要强化自身管理,依照行业标准注重规范化管理,切实消除互联网公益平台潜在的问题,构建和谐有序的互联网公益发展秩序。
创新互联网募集机制。传统的公益资金都是依靠面对面的捐助,而互联网公益则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利用网络渠道完成募集资金。在互联网公益下,互联网平台应注重募集项目的宣传和推广,让各个地区的社会公众都能及时了解募集内容,从而提高募集效率,微博、微信等多元化的网络平台都是重要的募集渠道,借助这些渠道能够有效提高募集资金的效率。
建立风险防御机制。相较于传统公益,互联网公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要构建安全的风险防御机制,彻底清除互联网公益潜在的风险,才能促进互联网公益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平台要注重对各类公益项目的核实工作,确保项目真实可靠,作为互联网公益平台,其有责任、有义务确保募集项目的准确性,严厉打击诈捐、骗捐现象,彻底肃清互联网公益环境。同时,互联网公益收益中一部分需要用于理财,应选择安全可靠的理财方式,确保社会公众的捐助能够稳定增值,随时给予需要帮助的人群。此外,从事互联网公益平台的相关人员要拥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妥善处理个人待遇与公益收益关系,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要防止出现挪用公益项目资金等问题。
【注: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2015年校级科研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校园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QKJA201513)成果】
【参考文献】
①徐家良:《互联网公益: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新平台》,《理论探索》,2018年第3期。
②贾国强:《互联网公益让爱心与困难更精准对接》,《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2期。
③岳佳仪:《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公益传播探究》,《今传媒》,2018年第1期。
责编/张蕾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