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挑战
2018-12-26马无纤
摘 要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自信。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文化自信最积极、最活跃的实践者。然而近年来颇为活跃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正在侵蚀着部分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根基,值得警惕。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大学生 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马无纤,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090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与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文化自信最积极、最活跃的实践者。但在当代中国,却始终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颠倒黑白,篡改历史真相,掀起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侵蚀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根基。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大学的传播
历史虚无主义是近些年来颇为活跃的一种有害思潮,其常以所谓的“重新评价”为名,试图改变人们对历史结论的看法,从而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寻找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撑。其“虚无”的重点首先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否认中华文明对世界历史的贡献,解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比如,污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只有“愚昧和落后”,主张欧洲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又比如贬低中医的历史地位,称中医是远不及西医的伪科学。其二,历史虚无主义对支撑民族自信的史实、人物进行“改写”。比如称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质疑黄继光堵枪眼的真实性,妄评邱少云趴在火里不动不符合生理常识。其三,历史虚无主义还着重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借以否定党的领导合法地位,比如蔑称五四运动是“政治灾难”,从而否定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必然性。又比如把社会主义建设前30年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对立起来,称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历史领域入手,摧毁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从而否定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
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汇集地,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的传播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为历史虚无主义在大学的传播提供了契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我国的改革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各种利益深度交织,各种矛盾相互碰撞,带来了实践中的许多新课题,也带来了许多理论上的新问题。随着眼界的开拓和理论水平的提升,青年大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非常关切,期望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渴望获得回应,但由于阅历的有限和思想的不成熟,在面对这些矛盾和冲突时,他们往往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难以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主流思想宣传缺位,他们就非常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得出一些消极的结论。
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也为历史虚无主义在大学中的传播提供了土壤。长期以来,为了维持霸权地位,巩固霸权利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始终致力于利用军事、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推行其 “民主、人权、自由”的话语体系,输出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些学生倾向于接受西方唯心主义的历史学,他们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地看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行动纲领,并且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世界已经过时,无法指导实际问题,这些观点与历史虚无主义不谋而合,无疑助长了历史虚无主义在校园的传播。
此外高校作为各种思潮角力的前沿阵地,常常出现各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混杂其中,其传播的形式也比较隐蔽。比如有部分人在学术文章中打着价值中立的幌子,以历史研究为名,喊着学术创新的口号,传播实质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另一部分人将披着“学术讲座”的外衣的历史虚无主义在校园里推广,又或者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所接受的虚无主义观点灌输给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侵蚀青年学生的思想。新媒体时代,该思潮还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以碎片化阅读文本的形式,将所谓“史实”加以包装,冠以“解密”、“你所不知道历史真相”等字眼,博取大学生的眼球;为了适应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娱乐习惯,历史虚无主义者将暗含自己观点的历史事件做成“段子”、拍成视频,引发互联网上的围观和传播。在这样的传播手段之下,一些大学生很难分辨内容的真伪,或者直接放弃了分辨信息的真伪,出现了用碎片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历史,盲从非主流思想的误区,渐渐丧失文化自信。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削弱
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往往表现为一部分学生文化自信的削弱。
一方面,这部分学生失去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在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营养之源。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根基。而在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民族奋斗历史的认同,对民族精神失去坚守,认同西方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一些学生把传统文化、历史遗产等同于封建糟粕,不加分析的全盘否定,他们认为中华文明对人类没有贡献,即使有些成果,在历史的发展中也可以忽略不计,发扬传统就意味着消极、保守和落后。一些学生甚至妄自菲薄,发展出种族优劣论,认为西方民族才是高素质的代表。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在这里被割断。
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消解了部分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自信。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实践的文化成果,包含了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价值目标的精神形态。在中国近现代史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形成了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革命文化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因。然而在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一部分学生对近现代中国革命也产生了质疑,他们认为正是西方的侵略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中国革命是历史的灾难,革命中的英雄人物是不真实的,对党和人民在革命中的牺牲嗤之以鼻。他们聚焦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过程中的挫折,认为中国革命道路是歧路。在这样的认知上,他们的政治信仰被毀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合法性表示怀疑,进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产生怀疑。一些大学生无意于入党,甚至以功利主义的立场贬损入党的学生。
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消解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代表了时代进步的潮流和历史发展的要求。而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价值观的混乱,他们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质疑马克思主义在今天已经过时,他们认为当下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矛盾正是马克思主义走不通的表现,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缺乏信心,进而转而向西方的制度中寻求法宝,迷恋西方的话语体系,在对西方模式的推崇中遮蔽了视野,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西方社会就是偶然特例,而发生在当下国内就会被认为是必然;同样的不幸,发生在西方社会往往有合理性,发生在国内则可能被无限放大负面原因。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本领恐慌”,不敢理直气壮地宣传文化自信。一些校园文化营造刻意回避难题,传统文化被打入冷宫,革命文化教育被认为过时,马克思主义在课堂上失语。当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舆情时,要么逃避,要么采取野蛮的堵与禁,无法回应学生的关切。与此同时,在一些意识形态课堂上,也出现了两种倾向,或者照本宣科,表达方式枯燥,采取朗读文件式教学,缺乏时代感和感染力;或者一味地迎合学生,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生动有趣,以信息化教学等形式代替理论逻辑的深度,难以对热点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这些倾向加剧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挑战下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在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下,回避不是办法,积极应对,打开局面,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教育题中的应有之义。
首先,文化自信培育应当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在大学校园中,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者和教师应当有意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使文化自信建设具备坚实的理论根基。高校宣传思想管理工作要加强阵地意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舆论宣传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科学理论,阐释政策方针。在面对挑战时,不妥协不回避,提高新闻传播的公信力,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互联网治理,既提倡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要依法进行引导,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流毒,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第二,文化自信培育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文化自信培育应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提升教育的针对性。教育过程应围绕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与认同感开展,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不同层面,加强内容建设,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手段的亲和力。既不能固步自封,也要防止庸俗化。文化自信培育还应当融通各类课程,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当包括其他专业课程,在制定教学大纲时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教学过程中相向而行,同频共振。文化自信培育还应当注重问题导向,特别注意回应大学生关切的热点问题,从方法论的高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面对挑战,大学校园应当拿出勇气和智慧,增强本领,有效应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备高度自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历史虚无主义没有立锥之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 程馨莹、卢黎歌. 近年来国内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综述.思想教育研究.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