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继发性不孕症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2018-12-26万小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1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个性化

万小琴

[摘要]目的 研究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继发性不孕癥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进行比较;对两组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妊娠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和抑郁自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妊娠率为80.00%(40/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性不孕症患者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消除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继发性不孕症;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1(a)-0177-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ndividu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econdary infertility patients

WAN Xiao-qin

Department of Reproductive Health, Jiang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son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infertility. Methods 100 cases of secondary infertility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order of the patients,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patients received personalized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 and the pregnancy rate of the patient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nursing (P>0.05); after the nursing,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both groups were improved.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pregnancy rate was 80.00% (40/5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0.00%) (30/5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infertility receiving personalized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 can help patients to eliminate negative psychology, improve the pregnancy rate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infertility;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继发性不孕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指有妊娠史的育龄期女性,具有正常的性生活且达1年以上,在性生活时并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却没有受孕[1]。继发性不孕症多与药流、人流、卵巢功能障碍、免疫异常、闭经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有关[2]。当患者发生不孕症后,其心理要承受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均会造成严重伤害,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生活,要对继发性不孕症进行有效的治疗[3]。临床研究表明,不孕症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4]。本研究探讨对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继发性不孕症100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年龄22~35岁,平均(28.16±4.33)岁;病程1~10年,平均(5.49±1.42)年;人工流产次数1~5次,平均(2.96±1.03)次;大专及以上学历22例,高中学历14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4例。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28.85±4.37)岁;病程1~11年,平均(5.63±1.49)年;人工流产次数1~5次,平均(2.87±1.01)次;大专及以上学历23例,高中学历11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6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继发性不孕症,均有正常的性生活,且没有采取避孕措施[5]。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先天性不孕的患者,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6]。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相关治疗和研究,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治疗期,护理人员对患者行病情监测、治疗指导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和患者積极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婚育史、性格、教育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然后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②健康知识教育:根据患者对病情的理解程度和理解能力,对患者及家属行一对一的健康知识宣传,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日后生活中的注意事项。③心理护理干预:用温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吐露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排除负面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接受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应给予患者的家属行心理辅导和知识宣传,让患者的家属了解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影响,可使患者家属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使患者放松身心,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④用药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合理的用药指导,让患者了解经常用药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性。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焦虑自评表(SAS)评分、抑郁自量表(SDS)评分和妊娠率进行观察比较。

1.3.2评定标准 焦虑评分标准:根据Zung编制的SAS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7]。SAS包含20个评定症状,并采用4级评分法对所有症状进行评分:1分表示患者从未出现或很少出现临床症状;2分表示患者部分时间出现临床症状;3分表示患者经常出现临床症状;4分表示患者绝大部分时间都会出现临床症状。其中,15项为正向评分,5项为反向评分,将20项评分得分相加得到总分后,再乘以1.25,取整数部分作为标准分。标准分以50分为临界值,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症状越严重。抑郁评分标准:使用SDS评分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分。SDS共包含20个评定标准,评分标准和SAS评分的标准相似,得分越高说明抑郁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AS和S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妊娠率的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有40例妊娠成功,妊娠率为80.00%(40/50);对照组有30例妊娠成功,妊娠率为60.00%(30/50),实验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女性意外妊娠率逐年上升[8]。当女性出现意外妊娠时,多采取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但流产后,容易造成患者盆腔炎后遗症和输卵管不通,多数患者的病程较长,体质较差,治愈率较低[9]。继发性不孕症的病因较多,女性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对患者带来的身体疼痛,同时还要承受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女性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使患者长期处于焦虑和抑郁的状态[10]。若患者长期处于抑郁和焦虑的状态,会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发生紊乱,造成其内分泌失调,长期的内分泌失调会引发患者的神经出现平衡失调,对患者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11]。

继发性不孕症确诊后,其多会存在心理侥幸,具有较小的压力,但是随着患者病情的迁移,患者得不到很好的医治后,其心理问题会显现出来,多数患者会出现无望、无助甚至轻生的念头,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所以在对继发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12]。

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模式,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及家属能了解不育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减轻患者因久治不愈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13];在进行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和患者很好地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消除心理上的负担,使患者从治疗的阴影中走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有效保护患者的隐私,有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14]。通过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均得到减轻,进而使患者能专心的接受治疗,使其治疗效果可得到提升,并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再次妊娠率[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个性化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