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脑卒中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12-26叶萌马婧李威许微微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1期
关键词:肠外营养昏迷肠内营养

叶萌 马婧 李威 许微微

[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摄入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各33例。肠外营养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干预,肠内营养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从患者体格情况测量和营养相关血液生化检测指标方面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上臂围和大腿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上臂围和大腿围与护理前比较,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上臂围和大腿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护理前后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护理后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均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改善了患者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脑卒中;昏迷;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1(a)-0073-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coma

YE Meng MA Jing LI Wei XU Wei-wei

Frist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Mudanjiang 157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on the nutrition intake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coma. Methods Sixty-six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nteral nutrition (EN) group and the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3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PN group were given parenter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and patients in the EN group received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wo weeks later,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atients′ physical condition measurement and nutrition-related blood biochemical test indicator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upper arm circumference and thigh circumference before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pper arm circumference and thigh circumference after nursing in the two groups and before nursing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upper arm circumference and thigh circumference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lated blood biochemical indicator levels before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related blood biochemical indicator levels in the P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ed blood biochemical indicator levels between before nursing and after nursing in the EN group (P>0.05). The related blood biochemical indicator levels in the E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for patients with stroke coma can improve the insufficient intake of nutri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Cerebral apoplexy; Coma; Parenternal nutrition; Enteral nutrition

脑卒中是由于患者脑血管突然堵塞或破裂,使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1-2]。患者发病后,部分患者在急性发病期会处于昏迷的状态,此时由于无法进食等原因,使营养物质无法正常的摄取和吸收,常出现营养障碍的状况[3],从而加重了原发病的患病程度,也为患者后继的康复带来巨大影响。为了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考虑到患者虽然咀嚼和吞咽功能丧失,但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均基本正常,因此我院神经科对脑卒中昏迷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方法,即在患者昏迷早期,通过鼻胃导管,直接将营养物质输送至患者胃部,通过胃肠道吸收补充营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4];②经头颅CT或MRI确诊者;③发病时间6~72 h;④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8分。排除标准:①蛛网膜下隙出血者;②体内脏器重度疾病者;③不适宜进行肠内营养干预者;④中途退出治疗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各33例。肠外营养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49~76岁,平均(62.23±5.12)岁;脑梗死24例,脑出血9例。肠内营养组,男18例,女15例;患者51~77岁,平均(62.57±4.82)岁;脑梗死23例,脑出血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在患者昏迷阶段的营养护理方面,肠外营养组患者采取肠外营养的方式进行干预,即将葡萄糖、氨基酸、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组成的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微量泵静脉匀速泵入患者体内。肠内营养组患者通过鼻饲方式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液选择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患者每日营养摄入总能量在2000 kcal以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每次鼻饲前,首先保持患者鼻腔和咽喉部位的清洁,以有效避免鼻腔分泌物等造成的咳嗽甚至窒息[5-6];②在插管时,使患者去枕平卧,并将其头部向后仰,先插管15 cm左右,再将患者头部托起,以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加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的插入;③鼻饲时,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并将床头抬高30°左右,预防食物的反流和排空[7];④营养液滴速由慢至快,初始時速度以50 ml/h为宜,然后逐渐加快至100 ml/h[8-9];⑤保持营养液温度在37℃左右。

1.3观察标准

2周后,从患者体格情况测量和营养相关血液生化检测指标方面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体格情况主要包括上臂围和大腿围2项。营养相关血液生化检测指标主要包括血清总清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和转铁蛋白(TF)5项。清晨空腹取患者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全血细胞五分类测试仪(日本Sysmex公司)进行检测,5项检测结果越高,表示营养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体格情况测量结果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上臂围和大腿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上臂围和大腿围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上臂围和大腿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营养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护理前后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护理后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均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由于脑部血管突然堵塞或破裂,损害患者的神经系统,重则可导致患者出现重度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随之丧失[10]。早期对处于昏迷阶段的脑卒中患者,主要采取肠外营养的方法进行干预。肠外营养是指将氨基酸、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组成的营养制剂,由外周静脉输入患者体内,通过血液循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11]。但由于营养成分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营养成分较为单一,制约了患者对营养吸入的效果。

肠内营养是与肠外营养相对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其通过鼻胃导管,直接将营养物质输送至患者胃部。与肠外营养比较,其优势非常明显,如肠内营养与患者正常营养摄入过程是一样的,即通过胃肠道吸收和补充营养,只是省略了食物的口嚼吞咽过程,保证了人体营养摄入的均衡性[12]。而且在营养摄入过程中,可以有效保持和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维护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但肠内营养支持本身也存有其固有的缺陷,如误吸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一旦患者出现误吸,则可能引发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甚至具有窒息的风险。可见肠内营养在保证患者营养摄入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康复治疗的风险。这就需要从护理角度出发,做好患者出现误吸等情况的预防准备。因此,相关护理工作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热点,如张荣[13]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工作内容包括:指导患者保持左侧卧位,鼻饲1 h后禁止吸痰等刺激性操作,实时监测患者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蔡卫红[14]将预见性护理融入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体从预防患者食物反流、腹泻、便秘和消化道溃疡等角度展开,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通过以上护理方法的分析和总结,结合脑卒中昏迷患者在肠内营养干预过程中具体出现的问题,本研究制定和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分为保持患者鼻饲前鼻腔和咽喉部位的清洁等5个环节,护理工作完成后,虽然在患者住院期间,上臂围和大腿围2项改善情况并不明显,但在TP、ALB、PA、Hb和TF 5项营养相关血液生化检测指标方面比较,肠内营养组护理后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均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简荣汉等[15-1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以脑卒中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与肠外营养支持比较,更能够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同时在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少凡.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与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研究,2018, 31(1):98-99.

[2]李海霞,陈晓珊,马志芬.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4):195-196.

[3]曲春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1):214-216.

[4]万宝珍,刘宴伟,徐雪梅.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1):60-62.

[5]王四安,卢爱丽.脑卒中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047-1049.

[6]郭艷芳.脑卒中昏迷病人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54(4):346-347.

[7]柯燕燕,马丽萍,蒲萍.自制匀浆制剂处方表对昏迷病人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12):1520-1521.

[8]笱玉兰,吴彪,罗利俊,等.重症脑卒中病人急性期两种肠内营养方式对比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6):353-355.

[9]孙海嵩.肠内营养制剂对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35-3936.

[10]李丽,李红晨,杜建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 22(2):68-69.

[11]杨金理,欧小晶,冯志铁,等.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多因素回归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6):141-143.

[12]蒙彩英.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7,38(4):651-652.

[13]张荣.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122-123.

[14]蔡卫红.重症脑卒中昏迷患者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5,27(5):1245-1246.

[15]简荣汉,苏葵花,张敏,等.老年科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0):29-30.

[16]马凤兰.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0):29-31.

[17]邱家琦,张群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4):609-610.

(收稿日期:2018-06-13 本文编辑:任秀兰)

猜你喜欢

肠外营养昏迷肠内营养
某中医院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分析与评价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
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分析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