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计算教学的藩篱

2018-12-26浙江宁波国际合作学校315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5期
关键词:住宅楼三位数铺垫

浙江宁波国际合作学校(315000)

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我有幸领略了特级教师徐斌的教学风采。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徐老师的循循善诱、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索交相辉映,使听课老师受益匪浅。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师运用“算理直观、算法抽象”教学法,使计算教学走出了枯燥乏味的藩篱。怎样让计算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计算教学扎实有效,走出枯燥乏味的藩篱,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做好复习铺垫、创设生活情境,化抽象为具体

“基于情境”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在计算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那么,计算教学中是不是只要“生活情境”而不要复习铺垫呢?我认为,复习铺垫能有效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教学策略。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先做好复习铺垫,再创设生活情境以引入新课。

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我镇的实际情况,在例题“月星小区有15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44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组复习铺垫题,以此引入新课。

复习铺垫题:

1.华士新华苑小区第一期开发了12幢多层住宅楼,每幢楼住48户,第一期住宅楼一共可住多少户?(重点复习两位数相乘)

2.华士新华苑小区第二期开发了5幢小高层住宅楼,每幢楼住144户,第二期小高层住宅楼一共可住多少户?(重点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

情境引入:

华士新华苑小区第三期工程计划开发15幢小高层住宅楼,每幢楼住144户,第三期小高层住宅楼一共可住多少户?(让学生列式)

上述教学中,将复习铺垫与创设生活情境有机结合,把新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旧知建立联系,利用旧知探索新知,找准新知的生长点,厘清算理与算法的来龙去脉,并由此引导学生质疑争辩、独立思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知的内化阶段,教师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地设计教学过程,并尽量估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妥善处理。

二、加强估算猜想,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课程标准倡导:“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这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重要性。现行教材编排的内容也体现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其实,估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估算”这一本领,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加强估算猜想,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例如,教学“小数乘法”时,我这样导入:你们猜猜老师去年的收入是多少万元?待学生回答后,我先出示第一条信息“老师去年的收入约是19.5万元”;接着出示第二条信息“某公司经理去年的收入约是老师去年收入的1.5倍”;最后请学生估算某公司经理去年的收入是多少万元。学生兴趣盎然,有的估计约是20万元(将19.5看成20,将1.5看成1),有的估计约是40万元(将19.5看成20,将1.5看成2),还有的估计约是30万元(将19.5看成20)。对此,我鼓励学生课后到农贸市场进行商品交易活动调查,通过活动调查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在做“小数乘除法”的练习时,我让学生先将估算的结果写在算式的旁边,然后再列竖式进行计算,最后对照估算的结果和笔算的结果。这样,在对估算的强化训练中,学生的估算能力得到提高,数感也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三、发挥工具效用,有效探索数学规律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这理念彰显了计算器在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计算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发挥计算器这一学习工具的效用,引导学生有效探索数学规律。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组算式:

请用计算器计算上面三组算式,并一组一组地观察,再把相应的得数连起来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将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组数的得数。

这些具有探索意义的题目都体现了计算器在计算中的主导地位,并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数字美”。面对这些有趣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教师若能让学生有效利用计算器来探索规律,他们还会感到无聊单调、觉得机械乏味吗?

四、科学安排训练,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机械重复地干同样的工作会使人厌烦。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单靠强化验算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因为学生往往算完一遍就再也不愿再算第二遍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的规律,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计算教学。可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科学安排训练,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如学生计算全对,可得到一颗“★”;四人小组计算无错,每人都可以再得到一枚“奖”;还可在班内开展“帮带结对”,即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计算能力弱的学生,当后者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时,两人都可以得到一颗“★”,当得满五颗“★”时就奖给他们一本练习本或一张“免做作业”的券。考试时,如果学生计算题得满分,则总分另加奖10分。除此之外,还可改变练习形式,将单一的计算题转换成填空题、判断题、小组接力竞赛题、改错题等,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单一、机械的计算练习化为生动有趣的计算活动。

下面谈谈我是如何开展小组计算竞赛,有效调动学生的计算积极性的。

(1)在口算训练中,主要采用看算、听算和笔答三种比赛形式。通过看算和听算,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2)在整小数四则计算中,我主要采用小组接力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形式一:在一张纸上写7至8道计算题(视各组人数而定),各小组第一个学生算完后交给第二个学生接着算第二题,依次算下去,既快又对的小组获胜。

形式二:在一张纸上写7至8道计算题,第一题运算的两个数都有,后面各题只有一个数和运算符号,只能将上一题的运算结果代到题中进行计算。各小组第一个学生算完后交给第二个学生接着算第二题,依次算下去,既快又对的小组获胜。

(3)在四则混合运算中,采用小组通力协作、步步为营的接力赛形式,效果十分显著。

通过这样有意义、有趣的比赛训练,学生认真、细致计算的好习惯自然形成,同时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综上可知,计算教学中,只要我们用心钻研,把握好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和关键处,找准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与“自主发现学习”间的平衡点,精心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学得有趣有用,练得扎实有效,就可使计算教学更精彩,从而走出枯燥乏味的藩篱。

猜你喜欢

住宅楼三位数铺垫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摆三位数
住宅楼钢筋结算特点分析
我的年度汉字
——宅
积是三位数还是四位数
出 气
基于某住宅楼项目的强电工程优化探究
下雪了
摆三位数
御康山庄高层住宅楼桩选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