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脉硬化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影响的研究

2018-12-26樊金宇孙宇琦刘婵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斑块心血管下肢

樊金宇 孙宇琦 刘婵娟 杜 超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在中国,糖尿病(DM)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糖尿病患者致死率也在不断增加,其致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合并症的出现[1]。据相关报道指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的患病率比健康人群高出2 ~ 4倍,在成年的糖尿病人群中,约有80%的人死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2-3]。相比普通健康人群,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动脉硬化,且动脉硬化的病变程度也更加严重,速度更加迅猛,更容易引起心血管的病变和受累[4]。本次研究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探讨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和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18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动脉硬化分为合并组和未合并组,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67.1±2.8)岁,其中男86例,女100例,患者平均病程(6.07±4.12)年。合并组患者98例,年龄45~73岁,平均(68.2±2.2)岁,其中男50例,女48例,平均病程(6.61±4.25)年。未合并组患者88例,年龄49~75岁,平均(67.2±2.0)岁,其中男36例,女52例,平均病程(6.45±4.32)年。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患者出现合并动脉硬化病理特征;(3)年龄>30岁,性别不限,自愿参与本研究,经得患者家属同意;(4)不存在思维迟滞,精神问题和认知障碍,能够配合医生研究。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肢体残疾的患者;(2)合并影响糖代谢的疾病,如肢端肥大症;(3)存在胃肠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4)患有心、肾、肺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心血管疾病及动脉硬化检测 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或心肌梗塞病症。使用ATL 5000超声诊断仪对患者下肢进行血管超声检查,仪器探头的中心频率为6~14MHz,由医生负责检查患者的颈、下肢动脉,判断是否存在动脉硬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取仰卧姿势,然后检测双侧股动脉的斑块形成情况,一侧股动脉则为阳性,颈动脉的检测部位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和颈外动脉,下肢动脉检测部位为双下肢、股浅和股深动脉、胫前和胫后动脉。

1.2.2 生化指标检测 对两组患者进行静脉血采集,采集前12h患者处于禁食状态,提取静脉血10mL,在恒温5℃的条件下,通过300r/min的离心仪提取血清,离心时间12min,将提取的血清保存在-80℃的低温条件下,防止反复解冻融化。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使用动态血压检测仪测量两组患者的收缩和舒张压。

1.3 评价指标

(1)高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140mm Hg,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90mm Hg。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 5.23mmol/L,甘油三酯(TG)≥ 1.71mmol/L[5]。

(2)动脉硬化程度分级:0级表示动脉内膜没有增厚现象;1级表示动脉内膜增厚或者呈现点状钙化,无明显斑块形成;2级表示动脉出现斑块但无明显狭窄;3级表示动脉出现斑块且动脉直径狭窄率在20%~50%之间;4级表示动脉出现斑块且动脉直径狭窄率>50%[6]。

(3)ROC曲线标准:ROC曲线下面积接近0.5表示无诊断意义;ROC曲线下面积<0.7表示诊断准确率较低;;ROC曲线下面积处于0.7~0.9表示诊断准确率一般;ROC曲线下面积>0.9表示诊断准确率较高[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合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组,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s)

组别 n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 甘油三脂(mmol/L) 总胆固醇(mmol/L)合并组 98 140.24 ±22.45 94.24±13.35 4.23±1.42 5.67±1.85未合并组 88 115.24±23.45 74.24±11.25 2.21±1.72 4.26±0.65 t 2.124 2.417 2.135 2.223 P 0.045 0.024 0.043 0.038

2.2 两组患者心血管发病情况比较

观察组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动脉硬化对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表2 两组患者心血管发病情况比较[n(%)]

2.3 动脉硬化对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下肢动脉硬化和两者合并硬化对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且三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动脉硬化是一种非炎性病变,病症包括机体动脉血管壁增厚、硬度提升,弹性缩减以及腔壁狭窄等[8]。冠心病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9-10]。临床研究确认,越早的发现动脉硬化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能够缩减乃至遏制动脉硬化发展,进而降低其对人体器官的影响。有关研究指出[11],脉波速度可以作为针对心血管发生概率的重要预测因素,肱-踝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能够反映人体动脉系统的弹性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评测动脉硬化的进展程度[12-14]。有报道显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动脉硬化的检测和分级处理,或许能帮助医生更为准确的诊断冠心病的具体发生情况,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1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血压、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发病率相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说明合并动脉硬化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可能性很高,动脉硬化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关系,原因可能是动脉硬化伴随的过高的血压和血脂能够诱发患者出现血管病变,引起血管内粘附分子大量出现,进而使单核细胞在血管内膜下聚合,同时血小板的聚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数量的下降促使血栓形成,推动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出现。通过超声波诊断仪以及脉搏波速度检测,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随着机体动脉硬化程度的加深而上升,说明动脉硬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原因可能动脉硬化形成的斑块或狭窄血管阻碍了血液流动,引起人体的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机体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产生。通过对颈、下肢动脉以及两者合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三者对诊断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说明动脉硬化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具备一定相关性,原因可能是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过高的血脂和血压能够阻碍血管流通,进而促进血栓形成,导致供血供氧不足,最终引发心血管病变。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颈动脉硬化和颈动脉硬化合并下肢动脉硬化对心血管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作为一项临床预测指标。

猜你喜欢

斑块心血管下肢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