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性在影视作品剪辑中的运用研究
2018-12-26
(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1 剪辑中的逻辑性
1.1 剪辑的概念
剪辑,从字面意思来解释是对拍摄出来的镜头进行选择、剪切还有编辑、组合的过程,从而在影片内容流畅、主题明确的同时表达出影片的深刻内涵。对于电影,剪辑是组合图像,布置和连接各种不相干的镜头来实现叙事、抒情和表现目的的主要手段。它是任何一部影视作品必然要经过的阶段,只有通过剪辑,才能完整的向观众表达内容和主题。
1.2 逻辑性的概念
剪辑的逻辑主要是指剪辑中的时间逻辑和视觉逻辑的逻辑,以及时间和视觉逻辑的逻辑来阐明编辑过程遵循逻辑顺序。任何影视作品都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各种影视电影如专题片、科学教育片、新闻纪录片、艺术歌曲、歌舞剧、电视剧、电视专题片等,在剪辑中考虑镜头的衔接、场景的转换、段落组成的逻辑性。它包含时间逻辑和视觉逻辑,即影视剪辑使人物之间的关系发展的故事,时间和空间的合乎生活逻辑的转换,也让它满足电影和电视的视觉逻辑,所谓的时间逻辑是指事情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谓的视觉逻辑是指给人们看电影时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也是当观众欣赏电影和电视时的逻辑思维。
1.3 逻辑性在剪辑中的重要性
剪辑中处处存在逻辑性,剪辑中逻辑性使观看者看得舒服看得明白。影片基本上都是遵循自然生活规律的,如果剪辑中不符合时间逻辑,影片就不是客观存在的,是脱离实际生活虚无的;观众都是用眼睛观看的,如果剪辑中不符合视觉逻辑,观众心理上是不能接受的。
2 剪辑中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2.1 时间顺序体现真实性
从时间顺序分析来看,由于电影需要有更加现实的客观事实,并且具有一定的秩序的出现和发展的一切,为了安排拍摄材料的时间为基础,还要考虑观众是不是接受。以时间顺序来剪辑的影片适用于贴切生活的电视剧或者记录事实的纪录片或者实事求是的新闻。例如电视剧《暖春》,这部电视剧就是按照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女主人公小花一天天成长的时间顺序,在冬季与夏季的过渡中,累积一丝一缕的温暖,最后历经千辛万苦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2.2 层次顺序决定表达的重点
从层次顺序分析,虽然在发展中产生的都有一定的顺序,但是因为电影需要表达信息,表现出不同的意图,不一定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叙述,通过将事情结果放在开头突出重点也吸引观众。以层次顺序来剪辑的影片适用于悬疑片,悬疑片一般把事件的结果放在最开始,然后通过层层的证据跟推理找到凶手,以《唐人街探案》为例,刚开场电影是一则凶杀案以悬念构造影片的整个框架,在证据越来越接近真相的同时推进剧情的发展,让观众一边看一边思考,最后拨开迷雾给观众一种意想不到的感觉。
2.3 事件排列顺序决定内容
我们从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剪辑的整个过程和认知过程在切割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困难,但是在一个剪辑中的难点体现在破坏重组。例如,一个富人,一个穷人,一个公司,三个镜头,如果镜头的排序是穷人、公司和富人,那么内容就是艰苦工作后展示主人公成功。如果镜头的排序是富人、公司和穷人,那么这个内容就是表明主人公是破产的。
3 影视的视觉逻辑
在剪辑过程中,影视作品的视觉逻辑给观众带来心理上的感受以及遵循轴线规律也是关键。剪辑要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和视觉心理。所谓视觉逻辑,具体表现就是镜头中的拍摄事件、动作与文字是否是逻辑的合理组合。
3.1 心理特点决定观众接受度
对于大多数影视作品来说,镜头的最基本是由画面跟声音组成,但通过单独的一个镜头表达内容不清晰,或者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内容和镜头的故事,镜头形成与镜头之间逻辑关系的重要手段的表现已经成为电影的焦点,是艺术,当我们欣赏电影时,经常透过镜头来了解导演的意图,但是这是因为镜头与镜头连接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才能可以通过一个镜头了解信息,所以观众对这个镜头的含义的理解取决于这个镜头的前后镜头。
3.2 画面组接的轴线规律
在影视作品中,摄影机模拟的是观众的眼睛,在拍摄一个情节的时候,摄影机的机位是经常变化的,如果机位的变化不遵循轴线规律,就会造成空间关系上的混乱。电影的剪辑实践证明,由几个镜头组合形成往往要比一个镜头拍下整一个的事件动作更生动,更有趣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摄影的机位必须都在运动轴线的同一侧,如果机位在运动线的另一侧拍摄一个镜头,那么拍摄对象就会突然以反方向出现,而这些镜头就没办法正确的剪接起来。这种运动轴线是由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形成的,是一条假想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在轴线的一侧区域内设置机位,不论拍摄多少镜头,摄像机的机位和角度如何变化,镜头运动如何复杂,从画面看,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和位置关系总是一致的,否则,就称之为“越轴”或“跳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