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阵痛与重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2018-12-25李宝宝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师范类新建师范生

李宝宝

(商洛学院人文学院, 陕西商洛 726000)

2015年10月23日,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对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转型发展的任务、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等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阐释,该意见成为指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明确提出,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该建议使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7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探索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发展。如何建设应用型大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

(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按照学校的属性来讲,我们一般将全国的师范类院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高水平师范大学和进入“211”的省属重点大学,这类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学科优势明显,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强、就业率高;第二类是各省属的重点师范大学,这类学校定位明确,办学水平较高,学科布局合理,培养的学生在本省、邻省都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第三类是各地的师范学院或具有师范类专业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这类学校大多由原来的师专升格或由多所学校改制合并而来,这类学校办学基础比较薄弱,学科结构不够合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率不高,有些老旧的专业正在面临缩招、停招,甚至被淘汰的局面[1]。第三类院校是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同时这类学校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共性,表现为教育理念陈旧、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课程体系结构不够科学合理、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条件难以保障等。在诸多制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发展的因素当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课程体系结构难以支撑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师范类人才能力的需要成为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持续加快,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加紧实施,使得我国在人才供需关系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并饱受诟病。要破解这一难题,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政策的变化使师范类院校正在丧失其独特的优势地位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受到苏联师范教育模式和国家分类办学政策导向的影响,对教育教学类人才的培养一直被视为各师范院校的主要职责。但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的普及化、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推进,基础教育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所带有的独立封闭性、竞争意识缺乏等弊端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我国于1999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07年、2017年、2018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等文件,这些事关国家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有一个共同的内容,那就是要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大力提升师资培养质量。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这项政策颁布和推行,从法律上明确了“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目标。至此,全国大多数综合性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开始设立相关的师范类专业,教师培养的渠道更加开放灵活,同时也打破了“师范院校专门培养教育教学人才”这一禁地。据统计,2007年我国共有341所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师范生,其中师范院校仅有96所,仅占培养本科师范生院校总数的28.2%,而其他非师范院校则已占到了71.8%[1]。 2014年我国共有本科院校1202所,其中师范院校162所,师范院校仅占我国高校总数的13.5%,而其他非师范院校已占到86.5%[2]。

与此几乎同时的另一现象也开始挑战师范类院校的优势地位,那就是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大众化发展,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范围扩招。截止到2011年,我国的2409所高校中当年招生人数达到675.3万人,在校学生总人数达2288.8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由2000年的12.5%上升到26.9%[3]。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5年上升到40%,2016年增至42.7%,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正向普及化迈进。预期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4]。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国即将步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高校扩招对师范类专业形成一定的压力,一方面各类综合性、非师范类高校的师范类专业人数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师范类院校自身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而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所需的教师数量却不会因为高校扩招而相应的明显增加,这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教师教育行业供需关系的失衡,越来越多的师范生难以就业,人们开始对师范类专业的信心也在不断减弱。这些现象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此外,全国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已于2015年全面推行,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考试,合格后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教师的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教师资格终身制被打破,教师培养也不再为师范院校所独享,师范院校的生存空间遭到进一步挤压[5]。

(三)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

2017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一些高等学校存在定位不清,盲目增设学科专业,办学特色弱化,同质化倾向明显等需要改进的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地域分布、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中,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是制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其突出表现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我们利用2011年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名单,从《全国普通高校分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中得到2011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信息数据。整理所得数据覆盖了605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信息。

表1 不同性质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设最广泛的前十个专业类[6]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表现出较高的“趋同性”,而且这种现象在公办院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在230所公办院校中,就有221所院校开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专业的广泛度高达96%。在公办院校,尤其是传统的“基础学科”一般都具有“师范性”的背景,诸如语言文学类、数学类、化学类、物理学类、教育学类等,这些专业开设学校数量多,专业设置高度重合,“同构性”非常严重。不仅如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的师范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大同小异,表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实用,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对接程度较低等方面。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较弱,就业率偏低。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想要突破当下所处的困境,就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落实课程体系建设,下大力气着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加强校地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就业渠道的多元化。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专业定位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即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社会发展需要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才,所以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肯定是有差异的。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由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在2010年7月29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此后,随着“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国家战略的提出,如何建设应用型大学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2016年10月28日,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代表在成都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并最终形成《成都共识》,大家一致认为要坚持以应用为本,对焦需求,聚焦服务,瞄准地方经济和企业需求,找准办学定位[7]。

谈到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范类专业本身就是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培养教师的应用型专业,而当下需要做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找准专业定位。首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应遵循错位发展的理念,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进行区分,把人才培养的方向更多地向乡镇、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倾斜。因为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广大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师人数比较匮乏,急需大量的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参与中西部教育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将通过政策倾斜、制度保障、资金支持等多方面措施来解决广大西部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发展问题。这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有利的契机。其次,除过培养教师之外,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口径还应适度放宽,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也能够在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司从事相关的工作。只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的专业定位,我们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才能够推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是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调整。课程体系的结构是由各课程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的,课程体系的不同价值取向将影响着课程体系的结构,而不同的课程体系结构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从而产生不同的人才培养效果[8]。可以说专业课程结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骨骼,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的转型发展目标就是要重点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过去的专业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改革课程结构的过程中,要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文件为依据,重点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由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等三大课程模块构成。这三大课程模块主要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行政法规、教师表达技能以及学科教学论等课程来落实,主要作用在于让师范生学习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明确教师教育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初步掌握教师教育的基本技能。二是要强化落实教师技能训练与考核。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要制定出台相关的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实施的文件,编撰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训练系列校本教材。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相衔接,并通过课堂试讲、讲(说)课大赛、课件制作大赛、“三字一话”大赛、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师范生教师职业的训练与考核,切实提升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三是加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201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中提出“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要设置足量的教育实践课程,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切实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国家之所以要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环节,是因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中小学教学一线,进行切身观察、模仿、感受、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师范生可以实地汲取教学营养,熟悉常规教学的程序,亲身经历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而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管理班级以及进行教育调查研究的技巧和能力[9]。

(三)深化校地双方合作,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要以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为导向,凝练专业特色,通过深化校地合作来拓宽师范生就业创业渠道。

就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现状来讲,地方初、中等教育的师资尚有很大缺口,特别是广大农村以及西部边远地区的情况尤为严重,有些学校已经出现因教师短缺而长期雇用临时代课教师的现象[10]。近年来,为了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从国家层面出台了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门政策,从教师编制、生活保障、职称评审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拓宽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在深化校地合作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一方面要立足学校所在区域,以服务乡镇、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在通过走访调查明确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师资力量配备等情况的基础上,与地方政府和学校等用人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创立协同育人的机制,推进本土化培养,扩大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规模,为乡村学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合格教师。另一方面要瞄准西部边远地区广阔的就业市场,实施“输出去”战略。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广大西部地区尤其是甘肃、新疆、西藏等省份地区高校的数量比较少,专业师资队伍比较稀缺,但随着“一带一路”、科教兴国、科教强省等国家、地区战略的提出,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得这些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潜力和广阔的就业市场。这些政策的出台给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以极大的鼓舞,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技能投身到大有可为的西部教育事业中去。此外,除过想方设法拓宽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之外,学校还应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重点鼓励培育那些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而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有机联动、互融互通,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转型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型发展并不意味着“去师范化”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大多数是由原来的老牌师专的相关专业升格而来,这些原来的师范专业曾为当地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时至今日,地方上中小学的校长、年龄大的骨干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毕业于当地的师专学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在探索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则试图通过“去师范化”的途径转变成综合性大学,如西安文理学院、临沂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这些院校通过改变学校名称,限制、缩招、停招,甚至取消师范类专业的方式使学校脱离了师范色彩,并将发展目标瞄准于服务地方产业经济上。这种做法到底科学与否,这得分情况来讨论,如果学校具有区位优势,处在省会或者经济发达的城市,可以考虑这么做。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限制、取消师范类专业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做不仅会丧失原来的专业特色,使优势转化成劣势,而且还会加剧地方优秀师资力量匮乏的现状,给所处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转型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要分类引导,指导不同区域和不同发展基础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定位和转型[10]。

(二)转型发展切忌盲目跟风

不同的时代对教育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科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设置。比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促使各高校开始大量开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专业;随着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到来,大多数高校开始开设幼教专业,并招收大量的学生;为了响应国家让传统优秀文化进学校的政策,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纷纷成立书法学院,开设书法专业……,这些新增的中小学科目促使地方本科院校又开始刮起一阵开设新师范专业之风。试想,如果所有的地方本科院校都盲目跟风的话,要不了几年,肯定又会造成师范类专业设置的重新趋同,引发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再次出现严重的人才供需失衡问题。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长远规划,既要关注社会需求,更要结合实际、遵循错位发展理念,切不可盲目跟风。

猜你喜欢

师范类新建师范生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