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聪明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流速度与ET-1及CGRP水平影响*
2018-12-25刘金榜
刘金榜 李 筠
(1.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0;2.陕西省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0)
眩晕临床患病率达20%~30%[1]。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较为多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指由于动脉硬化、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障碍,导致大脑后循环缺血、脑部血流不畅,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头重、耳鸣、胸闷等,并可伴随有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视力缺失等症状。该病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可最终导致脑梗死[2],因此早期有效的干预治疗非常有必要。长期以来眩晕病的诊疗水平在低层次徘徊,在规范诊断、精准治疗方面有所欠缺,现代医学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扩血管、增强脑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等,但是疗效并不理想[3]。近些年来,关于眩晕的研究有了重要突破,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中医学在该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获得了业内的认可。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传统方剂益气聪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速度及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4]和 2017 版《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5]。中医诊断标准及气虚血瘀证候判断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纳入标准:同时符合眩晕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者;入组前均经颅多普勒检查(TCD)提示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本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经头部CT或MRI检查诊断为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者;其他疾病所致眩晕者,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发性硬化等;有意识障碍、痴呆、严重精神病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44~71岁,平均(50.21±6.03)岁;病程(5.16±3.42)个月。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5~69岁,年龄 (49.16±5.82)岁;病程(4.59±3.81)个月。 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参照相关文献[7]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 mg×20粒/盒)口服治疗,每次10 mg,每日2次,症状缓解后调整为每次5 mg,连续服用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聪明汤加减:黄芪15 g,党参15 g,葛根20 g,蔓荆子 10 g,升麻 10 g,白芍 15 g,黄柏 10 g,炙甘草5 g。头胀痛者加天麻10 g,钩藤10 g;恶心、呕吐者加旋覆花10 g,代赭石15 g;胸脘痞闷、纳呆者加陈皮 10 g,木香 10 g,苏梗 10 g;耳鸣者加石菖蒲 10 g,远志10 g;夜寐不安者加酸枣仁10 g,夜交藤10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服用2周。
1.4 观察指标 血流速度测定: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TCD检测,检查指标主要为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ET-1、CGRP水平测定: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ET-1、CGRP水平。
1.5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相关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判定。痊愈:眩晕等主要症状消失,证候改善≥90%。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证候改善≥70%,且<90%。有效:眩晕等症状略有改善,证候改善≥30%,且<70%。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证候改善<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对于眩晕的中医症状分级评分量表进行评分,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 d及治疗后7 d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眩晕气虚血瘀证的中医症状主要包括:自身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动则加剧,遇劳则发,神疲乏力,心悸少寐,健忘,精神不振,面色白,唇紫暗,舌瘀点或瘀斑,脉细涩。其中医证候评分标准为:以上每项中医症状按权重积分,记0~3分: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最后评定总分,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重。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见表1。治疗后两组LV、ARVA、B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 时间 B A L V A R V A观察组 治疗前 2 3.6 7±4.9 1(n=4 6) 治疗后 3 5.9 1±3.7 6*△对照组 治疗前 2 4.1 8±5.3 2 2 0.4 7±5.0 1 2 1.3 9±4.1 6 3 2.5 1±3.9 4*△ 3 4.5 7±3.5 9*△2 1.5 6±4.2 3 2 0.4 3±4.5 7(n=4 6) 治疗后 3 0.8 6±4.1 7*2 9.6 4±3.1 9* 2 8.6 1±5.2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T-1、CGRP水平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ET-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GR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变化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ET-1及CGRP水平比较(ng/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ET-1及CGRP水平比较(ng/L,±s)
组别 时间 E T-1 C G R P观察组 治疗前 1 8 5.7 1±9.9 4 1 3.7 3±3.6 2(n=4 6) 治疗后 1 3 1.7 6±1 1.4 7*△ 3 3.4 8±3.5 1*△对照组 治疗前 1 8 4.3 7±1 1.4 6 1 4.0 7±3.6 4(n=4 6) 治疗后 1 4 0.5 8±1 0.5 1* 2 5.6 1±2.9 7*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3。治疗后3 d及7 d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观察组总有效率93.50%高于对照组84.80%(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治疗后3 d 治疗后7 d观察组 8.6 7±3.5 4*△ 6.5 9±2.3 7*△对照组 1 2.2 4±2.8 9* 1 0.0 3±1.7 2*n 治疗前4 6 1 5.8 6±3.0 5 4 6 1 6.9 1±2.3 7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属于中医学 “眩晕”的范畴,《丹溪心法》曰“眩者,言其黑晕转旋,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中医认为眩晕的病位为脑,其证多为本虚标实。其虚为肝脏、肾脏、脾脏之虚损,其实为风、痰、瘀、火等邪气为实[8]。 明代张景岳云“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者不过十中一二耳”,气血亏虚,运化乏力,血脉瘀滞,致脑窍失养,清阳不升,或经脉受阻、清窍被扰而发为本病[9]。因此,气虚血瘀为眩晕的重要病机之一。
益气聪明汤出自《东垣试效方》,功能补气升阳,聪耳明目。方中党参、黄芪、炙甘草益气补中,升阳健中;葛根、升麻具升阳之功,可升发清阳;蔓荆子具有清利头目之效,配合升麻、葛根,可使阳气上达头面;白芍为肝家要药,具平肝、柔肝、敛肝之效,黄柏可清下焦虚热,泻肝肾相火,二药以防升发太过。诸药合用可令清阳上升,中气健运,如此则清窍得以滋养,精血得以濡养脑窍,从而使眩晕目障、耳鸣诸症获愈,令人耳聪目明,而眩晕自止[10]。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黄芪能调节免疫、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减轻微血管病变[11];葛根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同时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作用[12];党参具有改善机体微循环以及机体血液流变学的作用[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0%,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且疗效维持时间长,提示益气聪明汤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中医治疗疗效。
经颅多普勒检查(TCD)是一种能灵敏、有效的反映颅内动脉血流状态的检测手段,它能简便、快速、无创的检测椎-基底动脉系统动力学变化,从而为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可靠、客观的依据[14]。本研究的检查指标主要为LVA、RVA及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益气聪明汤能使明显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的脑部供血状况。
ET-1和CGRP作用相反,分别具有舒张和收缩血管的作用,参与眩晕的发病过程。其中,ET-1能够促进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加速钙离子内流,从而导致血管痉挛,造成动脉供血不足[15];而CGRP可以激活K+-ATP酶细胞通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从而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16]。生理状态下,ET-1与CGRP维持一种动态平衡,调节血管的舒张与收缩,维持血管形态。当二者表达水平失去平衡则可引起椎动脉纤细、扭曲,导致眩晕发作[17]。本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治疗后的ET-1降低、CGRP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且观察组二者水平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因此笔者推测益气聪明汤可能通过对ET-1和CGRP水平的调整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采用益气聪明汤能减轻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中医治疗疗效,并且能提高患者的血流速度,降低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疗效肯定,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