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德育之花在初中课堂中尽情绽放

2018-12-24胡智桂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课堂德育教育渗透

胡智桂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制度的推进与实施,我国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长远的进步,社会各界以及学校的教师等对于学生的教育也不再局限于应试思想,更多的开始傾向于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初中生的教育目标以及课堂教学内容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在初中课程的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和确立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要在初中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之花绽放在初中课堂中,为社会结出德育的果实。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课堂;渗透;教学;价值观

一、初中德育教育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初中教育制度体系中,虽然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深化和完善,在短时间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就我国未来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初中课堂的德育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还不尽如人意,初中课堂上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1.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是课堂的主体之一,是德育思想传播和传授的起点。在新课改深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部分课程的任课教师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德育教学的要求,这些教师已经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他们的素质也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的发展。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这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种成长的机遇,同时也是教学上的挑战,教师要在思想内涵和知识储备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建立自身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是进行课堂德育教育的先决条件。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他们的知识储备也不牢固,有时候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也没有办法回答,长此以往,德育教育肯定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德育实践活动缺乏实效性

德育教育在课堂上想要取得显著的效果就需要教学活动的配合。但是在初中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虽然在课上也有意识的进行了德育教育的渗透和传输,但是更多的学校和教师还是以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为主,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认为课堂德育教育会占用学生课程知识学习的时间,即使开展德育相关活动也是走形式、走过场,一些活动也不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参加后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这些学校和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德育活动时,存在着主观上的应付心理,常常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想法,课堂上开展的活动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致使初中课堂上实施的德育活动严重缺乏实效性。

二、初中课堂德育之花绽放的途径

通过对目前初中课堂教学中德育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德育教育的问题所在,我们探寻了一下几种方式来提高初中课堂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进一步的让德育之花绽放在整个初中校园。

1.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一阶段是他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内心情感丰富同时也躁动不安,个人比较敏感,同时思想发展还不成熟,稍微一些小事或者想法在这一阶段都有可能被放大,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至深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们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密切的关注和理解学生的行为活动,通过恰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探析学生内心的想法,对正确的想法进行鼓励和支持,对不成熟的想法有技巧性的进行分析判断和引导建议,不要一味的说教、批评,以免过度的行为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心理,帮助他们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向朋友一样相处。

2.注重不同学科课程的引领

在我国的初中阶段教育中,学生所学习的科目是比较多的,有语文、数学、地理、政治、生物等,这些课程教师都承担着德育教育的工作。让德育之花绽放在初中课堂就是绽放在所有的课程之中,教师们不要限制在政治、品德等科目之中,任何的课程只要教师有心,就都能够施以德育教学。此外,德育教育也离不开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配合,例如:政治教师可以进行法律法治、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历史教师可以进行爱国教育;物理教师可以进行探索思维的教育等,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在德育教学中,各科教师共同努力,共建德育的花园。

3.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指导下,我们要培养综合全面的人才,而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思维的限制,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积极的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内容从书本上拓展到生活中,让教师能够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在课堂上或者在课堂外,多增加一些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切实的体会德育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生肩负着复兴民族繁荣祖国的重任,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刻不容缓。广大任课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德育教育的使命,为培养出思想道德素质高、知识文化水平好的青少年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良辉.播种爱心收获希望——试论初中德育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7(02):218

[2]葛烨.“初二现象”的分析与应对——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探究[J].中学时代,2014(14):212

猜你喜欢

初中课堂德育教育渗透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应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