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2018-12-24宋文丽徐金生
宋文丽 徐金生
【摘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只有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种理念,深入分析和研究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立足于中小学教学实践,探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具体要求及实施策略,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各地中小学纷纷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受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中小学课堂教学以服务应试教育为主要任务,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以致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就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来说,课堂教学既是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也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只有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充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人才。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素质教育是一种尊重主体性和主动精神,立足个性特征,注重开发潜能和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片面发展相比,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个体基础和发展更高层次的教育,其基本内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地发展。首先,全体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素质教育主张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相应的发展、全面的发展,更加重视全体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次,全面性是素质教育的另一特点。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德、智、体等各个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生理、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都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第三,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把学生看成主观能动的个体,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使学生积极、自觉地融入学习过程。总之,素质教育理念正确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中小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具体要求
中小学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落实全体性、全面性和主体性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和落实基础教育任务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从全体性、全面性和主体性出发,立足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课堂教学要注重全体性和层次性相结合,使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在潜能上有所发展。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既要有集体性教学目标,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确定个体目标;教学内容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教学方法上要采取因材施教,在学生兴趣、能力等个体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的教育。
其次,课堂教学要注重全面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每个人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体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长处,也要注重弥补学生个性的不足,在扬长补短的教育中,实现学生的最优发展。
最后,课堂教学要注重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应注重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支配下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素质教育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育要素,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要素,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受到教育,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获得,立足教材,引导学生认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教师还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丰富的知识,深刻地理解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方面的科学道理,不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和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变革,通过积极吸收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首先,教师要使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综合感官来走近知识、体验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状态下接受知识。其次,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学习、主动质疑的过程中完成对于知识的建构和理解。第三,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各种教学手段有效融合,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完善,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将学生有效引入学习过程,从而真正展开对于知识的探究与交流。
(三)真正放下教师权威,着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真正改变以往在课堂中的权威形象和权威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和发现。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真正走近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适时给予点拨和引導,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时候,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而教师要善于做倾听者和参与者。第三,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在课堂中广泛讨论,自由辩思,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我的声音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营造积极乐观的课堂气氛。
(四)及时进行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的进步,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要通过课堂评价及时给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关注自我,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首先,教师要针对不同学情、不同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不仅要看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获得和掌握程度,还要看学生在自身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鼓励教育和赏识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对于暂时的不足和确定也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引导学生正视不足,建立学习的信心。第三,教师要针对学习的整个过程来评价学生,不把学习结果作为唯一标准。例如,有的同学虽然最终成绩不理想,但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过程积极主动,教师仍然要给予正面的评价。
总之,素质教育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关系到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力军,要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贾世忠.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实践要求 [J ].山东教育科研,2001,(11):24.
[2 ]马玲.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J ].兰州学刊,2001,(05):57.
[3 ]张海燕.素质教育观念下的课堂教学观 [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