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2018-12-24童红智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课堂学习微课核心素养

童红智

摘要: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课程。通过微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微课;课堂学习;核心素养

2017年4月份,扶风县教研室深入该县四所高中,调研高三学生理综学科学习状况,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2个问题学生的答卷令我们每个物理教师深思:1、物理、化学、生物三科中你最喜欢哪一科?35.8%学生回答喜欢物理,34.3%喜欢化学,29.9%喜欢生物。2、在三次宝鸡市高三质量检测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对你理综成绩贡献最大的是哪一科?40.5%回答化学,37.9%回答生物,21.6%回答物理。为什么学生最喜欢的一门学科,付出了同等努力,所得到的回报最低呢?这固然与物理学科比较抽象本身具有一定难度有关,但更与我们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关,部分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不注重应用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只重视题海战术,让学生会应用物理规律解题就行了,枯燥机械,纸上谈兵,学生成绩必然不理想。那么如何才能回归物理教學的本真,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大量的调研我们发现,利用微课及多媒体辅助物理课堂教学是学好物理很重要的途径之一。

一、微课及其几种常见类型

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新型网络视频课程。

微课的类别较多,分类的方法也有多种,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分类,可以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微课。

二、微课在辅助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通过微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虽然是抽象深奥的,而现实生活却是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环绕天体的变轨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难点,学生没有亲身体验,比较抽象难理解,就可以通过微课来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就可以将神舟七号飞船变轨过程中的视频制成微课,设置问题:大家看到“神舟七号”在上升过程中装有许多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分别有什么作用?变轨时变轨发动机向哪个方向喷火?向该方向喷火神舟七号飞船的速度如何变化?速度变化后飞船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和万有引力如何变化?速度变化后飞船将如何运动?由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飞船的变轨问题,这样的微课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形象的理解了环绕天体变轨的原理以及变轨过程中速度、力、加速度、能量的变化情况,效果非常好。

2、通过微课展示概念、规律的发现过程,充分发挥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

物理概念、规律都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具有科学的价值,同时又铭刻着人类思维发展的烙印,具有思想文化价值。我们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同时,应该把浓缩在其中的思维历程再现,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从中体验和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陈佳洱教授曾经说过:物理学不只是图表和数据,它能带给你很多更珍贵的东西:理性的思维方式、人生的哲学和人生的道路。比如通过微课展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法拉第探索电磁感应现象10年之久,经历了大量的失败,但法拉第凭借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勇敢地面对失败,寻找失败的原因,一次又一次,反复试验,最终,他成功了。让学生体验物理学家发现规律的艰辛历程,任何概念、规律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它是科学家长期的坚守、付出、努力换来的。作为现代的中学生,以后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要学习科学家这种精神。

3、通过微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往往作为反面素材出现,比如:物体要运动,必须要有力来维持;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学生们会有这样的错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亚里士多德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学生的这些认识正确吗?我们就可以通过微课:展现亚里士多德在科学史上的贡献,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改变了几乎全西方的哲学家。尽管他物理学上的许多理论,用现代的观点看是错误的,但在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它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亚里士多德,既要看到他的贡献,又要看到他理论的不足和局限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4、通过微课来展示实验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所以不可能每个实验学生都有机会到实验室进行操作,教师也不可能将每个实验都面面俱到的跟学生介绍清楚,而且有时候教师讲的越多学生想的越少,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差,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就可以事先把实验操作的关键环节制作成微课,适时地加以提问,这样不仅优化了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富有生命力,而且还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使他们积极主动发现、思考一些问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在介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小球在斜槽上的位置及如何释放小球,斜槽末端要求水平的原因及判断方法,再者木板要竖直怎样判断,如何建立坐标系及确定原点等。教师把这些关键点做成微课,课堂上讲到此处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加深理解,然后演示本实验时学生会特别关注这些关键操作。

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合理应用,能够帮助师生,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益,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当然,微课不是万能的,它永远比不上优秀教师的点拨、引导、讲解,用微课的同时,少不了教师的点拨、引导。我们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努力寻求微课和传统教学的平衡点,让微课更好的为物理教学服务,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喜欢物理,又能学好物理。

参考文献:

[1] 胡小勇.理解翻转课堂,从十个问题说起[J].教育信息技术,2015,(11):3-6.

[2] 王文祥.知识可视化在中学物理模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陕西师范大学

[3] 王明华.关于高效课堂与翻转课堂的思考 教师报第2598期

猜你喜欢

课堂学习微课核心素养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