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018-12-24张淑霞罗宁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激励体验创新思维

张淑霞 罗宁

摘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力量,要想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热情,大膽开启创新之门,充分发挥智力潜能,我们要善于捕捉创造因素,巧妙创设积极生动、有导向性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勇气。

关键词:兴趣;激励;提升;体验;创新思维

社会的发展需要富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跨世纪人才,所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接班人已成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创造因素,巧妙创设积极生动、有导向性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勇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逐渐摸索、整理出一些关于巧妙创设课堂情境来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心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改进。

一、激发兴趣,导向创新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力。要让学生自学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索、发现事物发展的因果及其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的学习方法,教师应针对不同课文的内容和特点,创设出各种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索、推论,并能独立掌握,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寻找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北师大版语文第九册中的《红树林》一课,揭题后,教师可让学生据题发问,学生问:“红树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它为红树林?红树林是怎样的……教师可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能否据此发现提问的一般方法?学生思考后纷纷发表见解:提问就是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教师即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己去文中探索,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盎然,细心阅读课文,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创设情境的趣味性和导向性,如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中的《小闹钟》一课,教师可用猜谜引出课题:“马儿不停蹄,日夜不休息。一阵铃儿响,催我早早起。”别开生面的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手都举得高高的,争先抢答。板书课题后,教师又出示了一个小闹钟,说:小闹钟来跟我们交朋友,你有什么有趣的问题要问他呢?学生纷纷提出了许多天真有趣的问题。精心自然的情境创设,使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性高涨,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诱发争辩,激励创新

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间对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激素。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可能有争辩;有争辩,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能得尽情发挥。比如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中《月光曲》一文,在分段教学阶段,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汇报:“我们发现这篇文章是写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按一般记叙文的规律,可分为三个部分。”“我们组认为第一自然段是总起段,交待了要记叙的事,单为一段,二至十自然段交待了《月光曲》产生的过程,是第二段。”……几种意见针锋相对,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教师就可把讨论引向深入,让持两种意见的同学都说出理由,看谁理由更充分,随后正确引导,解决问题,让学生自求得之。这样一来,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望,而且还能在不断的求索中激励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

三、合理想象,提升创新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如《凡卡》一课,教师在讲授完课文后,可安排学生展开想象:凡卡的信寄出去以后……思考片刻,学生纷纷举手,描述自己的想象,发言热烈,叙述合理,大多都表达了自己希望小凡卡能和爷爷生活在一起的美好愿望。这时候,教师抓住火候追问:即使爷爷收到了信,象凡卡这样的孩子命运会有什么改变吗?让孩子们慢慢冷静下来细细体味,老师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补充,使孩子们清晰地意识到小凡卡的遭遇,正是当时社会中许多儿童悲惨命运的缩影,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沙皇的黑暗统治。像这样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在深思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不但发散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深化文章主题,让学习更有厚度。

四、实践锻炼,体验创新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头脑灵活的知识青年,更需要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实力人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把握时机,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检阅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充分展示才华的同时,体验创新的快乐。例如《小闹钟》一课,学生理解课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如果小闹钟六点来到你家,会看到什么?会对你说什么?你会怎样做呢?学生争先恐后,大胆发言,列举出许多有趣的场面,还有的学生即兴表演,互相唱和,使创造想象在自然过渡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再予以评价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相信以后不论干什么,他们肯定也会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不断创新。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力量,要想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热情,大胆开启创新之门,充分发挥智力潜能,我们就应该学会积极创设合理丰富的课堂情境,正确激发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支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杜晓燕, 马玉兰. 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情境[J]. 教学与管理, 2004(15):45.

[2] 张海燕.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小学时代:教师, 2010(9):32-32.

猜你喜欢

激励体验创新思维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