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

2018-12-24李学仙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氛围创新能力小学语文

李学仙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为了唤醒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就应该从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入手,从创建教学情境、通过课堂“展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改进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氛围;创新能力

前言:

语文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对课文知识进行讲述,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创新探究能力。在新课程体制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们年纪小,只有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1]。

例如:我在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文进行讲述时,我先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搭上了列车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啊,接着播放视频,让同学们欣赏小兴安岭,配上音乐,带领学生们进入到小兴安岭,观看完视频后,我接着问,“小兴安岭给大家是什么感觉?大家想不想更深入的了解小兴安岭,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呢?”同学们听完之后,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都开始阅读课文,有的同学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有非常多美丽的景物,各种各样的鲜花、植物,所以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同学说,“小兴安岭非常美……”接着我继续问,“如果大家此刻正置身于小兴安岭中,或者说,里面就是小兴安岭人,你收获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各种人参等名贵药材,大家又是怎样的心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兴安岭四季之美丽、物产之丰富,激发他们的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创新探索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

二、课堂“展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课堂“展练”,也就是让学生们展示交流,分享共赢。展示交流也就是让学生们大胆“说话”,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合作探究,通过同学间相互展示交流,能够让同学们表达自己观点,活跃思维,相互启发、影响,在分享中实现共赢。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并让他们将自身学习情况展示出来,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应该给予公正评价,学生也要认真听取他人的发言。当然,对于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给予指导,在最后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则要重点汇总展示关键的问题,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例如:我在对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内容进行讲述时,我让学生们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大家用笔画下来。(2)本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西沙群岛美丽富饶?(3)西沙群岛为什么被称作海防前哨?(4)为什么西沙群的海水有各种颜色?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提出后,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基本上前两个问题,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都能够答出来,而到第(3)、(4)两个问题,我明显的感受到了同学们遇到了阻碍,于是,我让同学们认真研究第二段,以小组为单位,用色笔画出西沙群岛的海水,并将作品展示出来,并让同学们观看地图,理解岛屿和群岛的差别,并进行评价[3]。

通过让学生们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学习更加主动,并认识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改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三、改进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与我们的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十分单一,多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在信息时代下,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我在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观潮》这一内容进行讲述时,我就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我借助多媒体的语言功能,播放课文阅读内容,并配上音乐和视频,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并提问,“同学们大家看到视频中的潮水景色,我们课文中也有,要想深入了解课文,大家刚快翻开课本,默读课文,将描写潮水的句子画出来。”接着播放视频,谈论交流,“大家听到了什么?”我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说出了答案,“轰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风号狼嚎……”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文想象潮水来临时大家的心情,并表演出来,从而对“沸腾”、“人声鼎沸”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最后,我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堂学习内容,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并让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是观后感,在下节课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4]。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融洽、和谐,以此调动学生们探索知识的欲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点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课堂“展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改进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參考文献:

[1]张春生,丁志国,刘卫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6,,4(08):129-136.

[2]郭玲成,王新月,等.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步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7,12(20):225-229.

[3]顾定林,赵敏向,朱海国.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4(19):456469.

[4]韩丽萍,李亚娟,张春燕.如何活跃小学语文的课堂气氛经验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2(06):227-236.

猜你喜欢

教学氛围创新能力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优化氛围,提振学生主动学习的精气神
如何活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