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微型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2018-12-24郭予敏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微型实验化学实验教学高中

摘要:近些年,随着高中化学实验的不断改革,传统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文章结合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探究微型实验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方法,希望通过微型化学实验的教学为高中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微型实验;应用

引言:

在微型实验中除了可利用的化学试剂较少之外,与其他普通的化学实验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其实验效果与普通实验相差无几,都能准确获取到教学所需的化学信息。但是微型实验的教学主体是学生,它能够促使学生独自掌控实验的整个流程,从实验的决策、设计以及实施等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更有利于高中生对课堂理论知识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为其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奠定基础。

一、结合教学现状优化微型实验教学加强高中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简少的化学试剂环保且安全

简少的化学试剂在实验结束后就算没有经过特殊处理,对地面环境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污染,更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实验流程,促进实验的教学。并且简少的化学试剂被学生碰撞到的机会不多,就算有碰撞的情况,由于试剂的量少,其喷洒的几率不大,能有效保障学生的实验安全[1]。例如,在氧气性质的微型实验中,其实验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在常温的条件下通过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生成氧气和水。这项实验的条件简单、安全可靠、清洁卫生,对环境没有污染[2]。由此教师在进行微型实验教学时,要教会学生尽可能利用少的化学试剂来达到实验目的。这样就能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供契机,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与探索,在满足实验目的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尽量地减少化学试剂,从而迎合微型实验化学试剂简少的特点,进而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二)学生可以自拟实驗方案

微型实验教学主张学生根据可利用的化学试剂自拟实验方案,打破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以教师演示为主的局面。学生通过实验方案的拟定能够拓展自己的逻辑思维,促进自身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实验方案的拟定中,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实验的技巧和流程,从而为学生进行实验方式的创新奠定基础。例如,在《氯气的制备》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自拟实验方案,首先简化实验试剂和实验工具,将必须的实验试剂与工具纳入方案中,如二氧化锰粉末、浓盐酸、溴化钠溶液、集气管、多用滴管等;其次,结合实验试剂和工具进行实验流程的规划:第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制备、收集、检验氯气。学生在实验方案中还要将可能发生的操作误区等标注出来,从而尽可能完善实验方案。整个实验方案拟定的过程是学生对氯气知识的进一步复习和巩固,也是学生对氯气知识灵活运用的体现方式之一,利于学生进行后续的实验学习。由此可见,学生想要完成实验方面的拟定,就需要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具有发散思维,利用自身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结合现有的化学实验试剂从而满足实验需求。

(三)实验的主体操作者是学生

在微型实验中实验的主体操作者是学生,所以将微型实验应用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参与性,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将实验的决定权与主动权转让给学生,为学生进行实验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在检验钠与水反应的微型实验中,将实验操作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设计、实验装置的安装,最后得到钠与水剧烈反应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现象;如果装置中还搁放有滤纸,那么还能促使滤纸燃烧起来。通过实验现象的获取教会学生掌握实验的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而且由学生自己动手获取到的实验结果与教师演示出来的相比,更能加深学生的实验印象,方便学生对实验进行记忆。由此可见将实验操作的主体教给学生能够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学生想要完成实验的学习,就必须动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完成微型实验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微型化学实验应用的必要性

微型实验的教学是迎合新课程教学要求的体现方式之一,它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的尴尬局面,毕竟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在实验教学中将主体操作者转让给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可以自拟实验方案,依据实验方案自设实验流程,从而达到精确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目的。其中在实验方案的拟定中,充分体现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以及对理论知识运用的灵活度,还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此通过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与创新,学生可以掌握实验的方向,从而总结出最方便、最有效的实验方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资源利用意识、实验安全意识以及实验创新意识,所以将微型实验应用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结束语

综合来说,将微型实验应用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能有效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利用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还能够保障学生的实验安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在微型实验教学中,将实验操作的主体位置留给学生,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以及实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拟实验方案,依据方案掌握实验流程,从而促进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实现微型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辅助教师进行实验的教学,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董立芹. 新课改下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6):42-42.

[2]丁成文. 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 10(13):37-37.

作者简介:

郭予敏( 1981年8月—),学历:大学本科,单位:汕头市潮南区晓升中学。

猜你喜欢

微型实验化学实验教学高中
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绿色化”观念
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微型喷泉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