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STEAM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8-12-24杨蓉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实践小学科学

杨蓉

摘要:近些年,我国大力推进STEM 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教学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其后STEAM 教育理念的出现,更是突出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当代人对如何处理科学与人文、艺术与创新进行了实践反思后,STEAM 理念应运而生,这一理念顺应了我国教育革新、課程改革新形势,且符合当前的人才培养主旨。STEAM 教育蕴含跨学科思想,恰好弥补了传统教育的缺陷,教育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本文研究了小学STEAM教育的实践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思考,力求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STEAM 教育;实践;科学

随着 STEM 教育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艺术等人文素养在 STEM 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艺术(arts)融入 STEM 教育中,形成 STEAM 教育潮流。STEAM 教育强调科学、工程、技术、数学与艺术的整合,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注重学生体验学习活动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STEAM 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现阶段,STEAM 教育中国教育事业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本文就STEAM教育在我国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一、STEAM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创造学校特色课堂,关注科学知识之间的融合

小学特色课堂教学形式是指实现了学习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学生可以自主分析感兴趣的话题或是与生活相关的项目,并在实践中获取与科学或跨越科学方面的知识。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时,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以组的形式进行问题讨论,其后交流整合经验。STEAM 教学理念的应用,既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新构建风趣的第二课堂,注重 STEAM 教育实践操作

STEAM 教育需要以教学研究实际结果为依据,再根据教学情境的实施情况,将学习问题同真实学习情况结合在一起。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与“种植”有关的知识时,可以融入节日因素,以母亲节为例,让学生用树叶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份礼物。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动手、自主创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体会真挚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母亲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知性、美丽、拥有力量的伟大形象。该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感受自然奇妙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优化科学技能,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大有助益。

(三)引导学生参与科技比赛,培育 STEAM 综合素养

想要充分发挥STEAM教育的作用,仅凭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教师还要结合项目和问题来实施,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和操作是STEAM 教育实践的重点所在。例如教师可以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各项科技竞赛中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并在设计组件的时增强数学素养,最后在组装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

二、关于STEAM教育的思考

(一)完善 STEAM 教育环境氛围

营造环境氛围营造要与 STEAM 教育功能相适应,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功能区域实践空间的环境设计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既要满足教育功能的需要,也要满足人的视觉和情感需要。可通过设立 STEAM 教育工作室,配备STEAM 教育所需的实验工具和各项器材,同时与其他院校进行深度合作,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全方位的科技教育及科普活动,使科技教育领衔学校特色发展。

(二)建立并培训 STEAM 教育导师团队

STEAM 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合作。对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跨学科素养的培训,同时加强STEAM 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前瞻性研究;政府要制订有关跨学科综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政策,引导 STEAM 教育的推广和实践。学校可以在分析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联合周边高校资源,如热心的学生家长、大学生志愿者、科技研究所、科研单位等,把这些力量引入 STEAM 教育活动中。

(三)拓宽 STEAM 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STEAM 教育要回归真实世界,让学生在关注自己和他人需要的过程中,从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等多个主题领域寻找创意设计的灵感,从而创作各种蕴含现实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与科学、艺术、生活等多领域场景无缝衔接的互动媒体作品,理解问题解决的真谛——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学校 STEAM 教育特色的形成需要有一定时间,需要将其作为一项常规的文化活动和特色活动坚持下去。因此,学校的特色发展需要立足现实,开展长远性的活动,同时将 STEAM 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的方方面面体现 STEAM 教育文化,引导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将这种科学的精神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 STEAM 教育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将其当做标准化的文化活动和特色活动,力求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小学要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进特色发展,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 STEAM 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充分体现 STEAM 教育的文化色彩,进而带动全体学生和教师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彤,刘宣佐,荆永君.小学STEAM课程设计的六步流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06):63-66.

[2]梁玲玲.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8(13):44-45.

猜你喜欢

实践小学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