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意外伤害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
2018-12-24李永
李永
摘要:心理因素对于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其心理因素的引导和纠正,发现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建立有效的心理伤害检查体系可以有效预防伤害的产生,本文基于此,从中学生意外伤害和心理因素的关系出发,探究了如何用心理预防措施加以控制,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生;意外伤害;心理预防;策略研究
中学生还是未成年学生,他们的身体、心理均处于发育成熟过程之中,认知能力有限、自我防卫技能较弱,极易引发校园伤害事故,成为受害者。此类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而且会冲击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秩序,甚至危害社会和谐与稳定。调查显示,中学生意外伤害与心理干预是存在关联的。中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依然比较重,因此很多探索性的行为在所难免,这就是意外伤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心理状况出现问题,这种意外伤害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例如,缺乏自信、易怒情绪、过于看重别人的看法、争强好胜之心较强等等。本文通过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集中心理预防措施,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借鉴。
一、中学生意外伤害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除自身因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外,个体的心理行为特征也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伤害的发生。目前我国关于意外伤害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原因分析,对策研究,伤害保险等等方面,大多数研究对象以大学生和儿童为主。在中国知网,以“意外伤害”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6203项词条,其中涉及到中小学生的仅有221条。而以意外伤害和心理健康为检索词条,共显示有203个词条,且大部分论文的主题并不直接是意外伤害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尽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从现有的文献仍然可以得出心理健康与意外伤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由儿童时代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变为认识内在的自我,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处于探索之中,因而产生多种自我意识的矛盾。这些问题如果长期不能得到解决则可引起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人格障碍和不良适应性行为等,成为这个年龄组各种类型伤害发生的重要个体原因。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伤害如车祸、娱乐运动伤害、自杀、暴力、他杀等都与其心理行为特点有关。国外研究发现47%的男性青少年攻击别人,18%的男性青少年在打架中是自己受伤。有创伤史的青春期女孩利用暴力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此外,躯体伤害还是传达心理压力的方式。
如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极易导致某些过激的行为或在做事时马马虎虎,心不在焉,从而使伤害的发生高于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人群。而那些出现意外伤害的中学生其心理状态也会因此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意外伤害发生后担心医疗费用,害怕父母亲责怪,担心身体的康复情况等等进而影响到学习。事故倾向性理论认为,有些人因生理和心理原因比其他人本质上更易发生事故,少数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特定环境下具有潜在的诱发事故的生理心理特征。它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因此如能辨认出具有事故倾向性的那部分人群,就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他们免受伤害。
二、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心理预防策略分析
以往认为,意外伤害是一种意想不到,无法规避的事情。随着对伤害研究的深入,现在已经认识到意外伤害的发生有其内在规律性,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意外伤害预防和控制不仅能有效的减少发生、死亡和残疾,而且可获巨大的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
意外伤害是心理因素存在问题容易导致的结果,心理因素也会从一定程度上预防或者促使某种意外伤害产生。一般情况,认为心理状况具有情境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由于情境的变化而导致相应的变化。个性具有持久的变化,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具有稳定的特征。但是研究表明,中学生心理容易受到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就没有形成稳定的个性,他们不善于进行心理调整,就会出现意外伤害,这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会经验和阅历的方法,个性和情绪逐步趋于稳定,也会逐步减少了意外伤害的发生。虽然如此,意外伤害仍然导致很多中学生的死亡,也造成了一些肢體损伤,为此加强中学生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才能提升人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预防措施。
1、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
心理控制和预防固然重要,但是教育引导才是关键,因此加强相关的宣传,让中学生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心理,如果疏导心理问题,从而从自身角度有效避免或者预防意外伤害。其实很多的意外伤害都可以预防的,但是我们做的准备工作不充分,进而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照成了极大的影响。中学生加强意外伤害的心理预防,不仅要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还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进行。具体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加大舆论宣传提高安全知识普及,从而做到心理上的预防,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展。宣传教育是第一步,同时还需要心理干预,利用技术手段和经济共同协作,真正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2、安排合理的心理引导措施
心理引导措施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中学生心理加以疏导和指引。中学时期在处于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时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并通过一些危险行为呈现出来。心理健康差的人群伤害的发生率就会高于心理健康状况好的人群。但是随着在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情况下,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就会出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学校应建立心理档案活动电子档案;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辅导,设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还有网络心理健康咨询版块等;而心理咨询中心还应该有相应的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心理健康辅导是改善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通道,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就能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学生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学,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指导,为不同阶级和层次学生搞好心理辅导,特别是男生为主要对象,要给予重点的关注。
3、充分利用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优势
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引导绝对离不开家庭,因为家庭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在预防中学生意外伤害心理措施中一定要结合家庭的作用发挥。家庭与学校两方面的教育,让学生都能接受两方的安全知识和理念,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解决心理上的冲突,让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促进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家长是学生教育第一人,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危机,家长可能会有一定的警觉。新生入学时,学校可以给家长发放宣传教育手册。例如,心理健亲小册子、心理健康知识的形页等,让学生也了解学生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和安全问题,给家长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帮助。当家长发现孩子的依次后,他们可以需求学校的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和专家进行协商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以外伤害心理问题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探讨,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发挥家校教育的合力。
三、结论
综上可以看出,对于中学生来说意外伤害不可避免,但是却可以通过心理引导来加以预防,使其频率大大降低。意外伤害的心理预防成为了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控制不健康的主要手段。对于中学生来讲,可以从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支持,包括一系列的技术系统和社会设施。我们通过这种支持和影响,去缓解中学生各种压力的不良情绪,对心理的不良状况进行纠正,从而起到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伟,万宇辉,郝加虎,马双双,陶芳标.中学生心理亚健康和手机使用依赖行为的交互作用及与意外伤害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02):181-184.
[2]魏敬潇. 自闭症儿童意外伤害风险规避研究[D].安徽大学,2015.
[3]周英. 安徽省蚌埠市中学生意外伤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蚌埠医学院,2013.
[4] 王声湧.伤害流行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349一367
[5] 邓树篙.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状况[D]. 武汉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