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促进高职学生有效学习探析
2018-12-24徐春梅
曾 艳,徐春梅
翻转课堂促进高职学生有效学习探析
曾 艳,徐春梅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3)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应掌握未来职业岗位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知识技能及良好的职业态度,其中协同创新能力更是当今所有职业人员都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翻转课堂让高职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内容,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协同互助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掌握以及职业态度的发展。高职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的是以教师主导的自主性协作探究式学习,课前自主学习的知识内容在课堂或教学实践情境中得以应用内化,达成有效学习。通过对影响有效学习因素的分析,提出翻转课堂促进有效学习的策略。
翻转课堂;有效学习;教育目标;高职学生
高职教育注重实操实训,高职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原先零散孤立的知识在实践应用中融会贯通,从而发展成解决各类问题的知识技能,遂以达成有效学习。研究表明,情境中的知识更易被“条件化”,更有助于形成迁移知识[1]。实践情境中,学习者头脑中与实践操作内容相关的各类知识得以激活,这些应用起来的知识让学习者得以建构自身独特的知识地图,这些在情境中得以实践应用的知识成为“条件化”的知识,这类知识促进学习者知识图式的建立和完善,更易被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情境中解决各类问题的过程,正是将知识“条件化”的过程,高职教育更应该发展学习者这类“条件化”的知识技能,让高职学生通过课堂中的情境学习,促进知识的“条件化”,达成有效学习。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创设学习实践情境,让高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知识条件化呢?在现行教学条件下,翻转课堂成为一种促进高职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自2007年在美国兴起,随着可汗学院的推广和国内广泛地课堂实践,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以“工业4.0”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强了课堂的教学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翻转课堂内涵
简单来说,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指的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家中听课,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疑问[2]。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教师成为引导者、答疑者,疑问不再是学习路上的拦路虎。共同解决疑问的过程成为高职学生深入理解、内化吸收、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趣味活动。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视频学习新的知识和概念,并完成预习作业;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随着翻转课堂应用实践的深入以及社会对创新创造的关注和需求,其内涵也逐渐扩展,翻转课堂与创客教育的融合,促使其在关注答疑解惑的同时重视学生分析、评估及创造力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翻转课堂在实践发展中吸纳智慧教育理念,逐步发展到为学生创设智慧学习空间,促进学生智慧成长[3]。
(二)翻转课堂中的学习
翻转课堂将学习过程中的课内知识传授与课外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过来。高职学生在课前已经通过视频等资源学习基础知识,空余出来的课堂时间可以更专注于练习、项目实践或者讨论,或用于教师集中讲解知识结构,并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翻转课堂的核心观点是传统教学理念、学习理念、课堂组织形式等的改变。在教学理念方面,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学习理念方面,突破传统课堂学习的局限,打破时空限制,让学习者自主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以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改变传统学习中教师教和学生被动学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得以较好地发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前自主预习,课后自我复习,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成为查漏补缺、自我巩固、协作解决问题的新型课堂空间。在翻转课堂上高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解决问题、运用知识,完成职业技能的提升。
目前,高职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对于基础差异较大的高职学生来说,无法兼顾个体差异,无法让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发展。通过翻转课堂,高职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取,学习过程中的孤立无援转变为互动协助,课堂成为学习者知识准备充分后的互动答疑和理解应用的空间。在有教师引导、同伴互助协作的课堂中,高职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更有利于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及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的促进,从而发展扎实的职业技能。
(三)翻转课堂实施过程
在高职教育阶段,以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翻转课堂为途径促进高职学生有效学习,其实施结构如图1所示。翻转课堂通过“资源提供”,由高职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用于进行“教师引导”下的“同伴协作”讨论和答疑。翻转课堂为高职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学习时间、更有指导的答疑解惑和问题解决的学习空间,加强同伴之间的互动讨论及学习实践,促进高职学生知识的内化迁移和技能的掌握。通过自主学习,高职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得以激发;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主导下的答疑解惑,以及同伴之间的互动协作及实践应用,深入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是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时间营造知识的应用场景,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进一步激发高职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促使其进行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职业技能。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变得更具可迁移性,同时,高职学生关于某一领域知识的认知构建逐渐完善。高职学生在相互协作的学习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互助协作关系,养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良好职业态度。在相互协作的探究过程中,高职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创造创新中发展高级思维技能,提升创新能力(见图1)。
图1 翻转课堂之有效学习实施结构
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特殊教育,以实践为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作为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其教育目标是为社会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提供第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的三个分类: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在情感领域发展良好的职业态度;在认知领域健全职业知识结构;在动作技能领域培养成熟的职业技能。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加速变化,职业需求不断变迁,应重视发展高职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以其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注重学生毕业后职业岗位转换所需能力的培养。此外,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高职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4]。
(一)职业态度目标
高职教育应该注重培养未来职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如协同创新、爱岗敬业、节能环保、注重质量、用户至上、安全第一等企业所需的职业品质。职业态度决定着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否充分发挥,是用人单位评价培养质量的首要指标。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有赖于高职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在学习实践中,激发学生对相关职业的积极情感和正确认知,创设实践场供学生体验和实践真实工作环境,注重培养其敬业、合作、服务等意识。高职学生的学习直接面向未来就业,在学习阶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的良好态度和职业精神,让学生为未来职业生涯中的生存、发展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职业知识目标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从事一线工作的实践技能,还应具备相应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加强高职学生专业领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拓宽视野,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律法规等相关领域知识。注重培养其持续学习能力,发展高职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随着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高职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创新创业的社会形势,只有做到基础理论扎实够用,专业技能精通熟练,相关知识全面了解,才能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需求。高职学生通过翻转课堂进行更多的探究协作学习,关注学习现代科学前沿知识,学习中融合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形成文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知识体系。
(三)职业技能目标
职业技能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元素。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其从事某一职业相应的技术能力。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企业发展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已发生转变,许多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正发生着重大变化。一些低技术重复的工作逐渐实现机械化,常规性和有既定程序的工作需求日益减少,职业人员将更多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具有熟练思考能力(即对无例行程序问题的解决能力)及复杂沟通能力(即对无既定程序问题的沟通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的雇主要求员工能够有效适应随即变化的情境[5]。高职学生在掌握相应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学会联系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下灵活迁移应用。
(四)创新能力目标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成为职业素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创新能力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完美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将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中那些技术含量较高、劳动复杂程度较高的岗位工作,他们需要结合复杂的工作场景和具体问题,去积极、主动、及时地改进制造工艺,进行技术革新,完善服务流程,丰富管理内涵,以此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服务的能力[6]。在高职教育中重视培养高职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是发展其创新能力的关键。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这两个关键环节,引导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思考,敢于实践探索,在实践中开阔思路,提高认知深度,全面认识学科专业。在实践训练中强化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构成
一般来说,有效学习是指通过学习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学习者掌握理解并能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在高职教育阶段,有效学习能更好地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需要更多考虑真实工作的需求,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解学科内容,解答学校教学中的问题,更需要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未来工作场景中,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高职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和职业素养以胜任职场工作。结合高职教育目标和教学理论,实现有效学习的构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激发动机
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学生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所谓“内部动机”,就是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习本身对学习者产生“诱惑力”,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刺激,使学习者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本身获得满足和愉快[7]。通过对学习材料本身的兴趣,激发学习者兴趣,引导学习者产生内在学习动机[8]。高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通过设计合理有趣的视频等学习资料,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地学习,掌握基础常识,有利于促进学习内容的内化。难度适当的学习材料,有利于为高职学生营造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成功体验,进而强化自主学习动机,这类成功的情境能促使即时兴趣向稳定兴趣转化。积极的动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职业态度,激发求知欲望,在动手动脑实践中,积极自主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
(二)知识建构
高职学生知识基础差异较大,而先前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接受程度有较大的影响。当高职学生课前通过视频等材料的学习为学习做好知识准备时,更有利于其吸收和理解新的知识。同时,在兴趣的驱动下,高职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学习范围,加深相关学科原理、概念、法则等具体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有助于达成有效学习。此外,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课程有利于高职学生在某一课程领域内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深入学习。通过反复学习,并在不同情境中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知识的理解应用,高职学生的认知得以发展。高职学生通过反复的视频等资料学习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化学习内容,在协作学习中能更好地应用实践,获得知识应用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
(三)迁移应用
研究表明,情境中的知识更易被“条件化”,这类知识促进学习者图式的建立和完善,更容易被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学习的目标之一正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知识迁移能力是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连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只有充分理解所学知识,才能在新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对于高职学习者来说,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协作中,针对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反复的、严肃的和持续不断的思考,在此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基本概念,生成与其他已有信息的联系,这有助于高职学生发展职业知识和技能,学会知识技能的迁移应用。通过在学习实践等情境活动中不断地迁移应用和学习内化,发展高职学生解决职业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创造
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国家不仅仅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有效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智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面对复杂多变的职业情境,高职学生能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个实践过程,实践是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认知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娴熟地应用已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高职学生通过更多实践性教学达到有效学习[9]。工业化社会进程发展到4.0,社会高度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市场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各类职业从业人员更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四、以翻转课堂促进高职学生有效学习
围绕高职教育目标,结合翻转课堂实施过程,在分析有效学习重要构成的基础上,可以从四方面促成翻转课堂实现高职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机
课前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实现有效学习的基础。高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根据个体理解力和接受知识速度的差异自由分配学习时间,能更充分地思考和学习课程内容,掌握基础的知识要点,在课前就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整体认知,提出疑问,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学习兴趣。课前高职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在丰富合理的学习资料中把握知识结构。这有助于高职学生建立较为宏观的学习视野,便于在日后的互动学习中内化知识,形成自身的知识树,不断将新的知识有序合理地纳入,建立并完善自身知识地图,完善认知结构,为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动机。
(二)翻转课堂以主体主导相统一的方式,促进认知发展
课堂作为一种有效的集体学习形式,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致力于创造支撑对话活动的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10]。通过组织有序的小组讨论,创设协作互动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时解答疑问。在翻转课堂中,高职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从而发展认知能力。
(三)翻转课堂中的协作对话,促进迁移应用
高职教学中的对话旨在实现高职学生职业态度知识技能的发展。高职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知识准备,课堂上可以根据多样化的探究问题选取生生内部的小组协作或师生团体协作等方式。在合作对话中,高职学生通过深入探讨问题时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以小组协作形式,在适当的课堂情境中,应用实践。在合作对话中主动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在实践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在此过程中,高职学生的隐性知识得以激活,知识在应用中逐渐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解决问题的互动中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
(四)翻转课堂中践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创新创造
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已经不缺知识,缺少的是如何有效地应用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各类新问题层出不穷,为了适应新的社会挑战,高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知识结构,更需要具备分析创新能力,去解决错综复杂的各类问题。如何在面对问题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理性的头脑将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会遇到不断尝试不断修正,经过一系列探索之后才能解决问题。这类面对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波折是对个体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有助于高职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和素质。通过更多情境教学实践,帮助高职学生掌握知识、技术的实践应用,在实践探究中发展创新思维,培育创新个性,激发创新创造。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实现有效学习的程度和持续性上仍存在一些有待克服的问题。高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差异及效果对翻转课堂实施效果有较大影响。课前学习认真,对课前知识准备较充分的高职学生,在此学习模式下能得到更大的能力提升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1][8](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
[2](美)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M]. 刘婧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85.
[3]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02):18-26.
[4]崔发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及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01):5-7.
[5]孙妍妍,祝智庭.以深度学习培养21世纪技能[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3):9-17.
[6][9]杭国英,平若媛,龙阳.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8(10):82-86.
[7]蔡心心.谈有效学习——兼评布鲁纳的《教育过程》[J].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学刊,2017(01):174-180.
[10]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06):31-35.
Analysis of Promot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ffective Learning by Flipped Classroom
ZENG Yan, XU Chun-mei
(Sichuan Radio & TV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73, China)
The targe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applied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all kinds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good professional attitudes that required for future career posts and their own development at the stag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abilit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the competency that all professionals should possess today.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students can learn knowledge of curriculum independently before the classroom.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and the cooperation of classmates, students can complete the internal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mastery of skill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attitudes. The learning done by students in class is the subjective collaborative conduct that is guided by teachers. The knowledge learned by students before class will be practiced and mastered in practice situation to achieve a good effective learning. By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effective learning, this paper proposes strategies to promote effective learning in flipped classroom.
flipped classroom; effective learning; educational objectiv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2018—09—09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9年科研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学生深度学习策略研究”,编号:KTWLJY2018001Y;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9年重点科研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编号:KTNCJJ2018001Z。
曾艳(1981—),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远程电子出版社,编辑。
G712
A
1008—6129(2018)05—00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