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2018-12-23谢正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中学生解题

谢正龙

目前素质教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而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然而由于数学本身的特点,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使部分学生困惑、迷茫,在进一步学习中产生了心理障碍。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我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赖教师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首先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然后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二、急于求成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储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取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迷惑,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

三、思维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響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性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四、偏重结论心理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看,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方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已知与结论联系不上,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一定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首先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育,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第二我们教师要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学会如何阅读数学教材、对知识体系进行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评定、加强技能训练等等。第三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给学生制定一个适中的目标,培养学生努力学生的习惯,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与此相应,引导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我们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树立信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让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这块园地中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中学生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用“同样多”解题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