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有效开展路径的探析

2018-12-23张艺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双基审美素养学力

张艺

【内容摘要】审美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是学生里仁为美,自身发展的需要,审美素养的养成需要双基为沃土,过去几十年的学校美育教育,忽略学生生活经验与美术的关联,缺乏主动进行跨学科互动的意识与实践,某种程度上双基教学限制了学生实践和创造力提高,个性的形成以及审美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因此艺术多元化的今天,美术的学习重心应有单纯的知能转向为基于经验、运用能力、发现知识、形成思想的学力基础培养。

【关键词】审美素养  培育  提升  双基  学力

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说过: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美盲多可怕,这里有一件实事:几年前,15岁的D姓少年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刻下“丁××到此一游”,15岁的中国少年一夜成名。他的父母已就事件道歉,但事件还是在中国乃至国际引起巨大反响。少年与自己的父母并非不知这是距今3500的古代遗迹,我们往往单纯的将这种做法,视为不文明的道德行为,一味地谴责,而忽略事情折射出来的深层问题——美育教育的缺失导致审美素养低下的体现。审美素养是个体在审美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审美素质涵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审美素养既有感性特征,又有理性成分,既表现为情感态度,生活品味和精神气质,又表现为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因此,审美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是学生里仁为美,自身发展的需要,关乎人性的完善。就如木心先生所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一、解读:审美素养的培育以美术双基为沃土、学力为支撑

审美素养的养成除了受个人的年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与学校美育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审美素养的养成需要双基为沃土,发展学生的感知觉,审美能力、美术表现与交流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使其形成丰厚的美术素养、文化修养。纵观过去几十年的学校美育教育,注重“双基”的教学模式一直居于显著地位,我们的视野局限于学科本身,过多的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忽略学生生活经验与美术的关联,缺乏主动进行跨学科互动的意识与实践,某种程度上双基教学限制了学生实践和创造力提高,个性的形成以及审美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因此艺术多元化的今天,美术的学习重心应有单纯的知能转向为基于经验、运用能力、发现知识、形成思想的学力基础培养。现代学力教育体系中的“学力”既是一种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心理特征,也是支撑其人格存在的内在力量。致力于探讨知识技能的习得是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些认识能力同动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心理要素的发展又是如何相关。即是说,现代学力观即重视学科知识重建,又重视在习得这些内容的过程中主体的情意基础、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与文化意识的提升①。这是审美素养养成过程中所需求的,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

二、探析:以双基为载体,建构审美素养培育和提升所需“学力”的教学模式

探析一:“基于问题式学习”引发学生深层审美

试举一例:

传统教学中欣赏一幅作品的模式通常是:“看到作品有什么感受、作品表达出什么情感、作品是哪种风格”……诸如此类,这种模式下学生凭借自身审美经验,调动最直观的感受做出审美判断,因此对一些抽象或以往审美活动中未涉及的风格形式学生会出现排斥。在执教八年级上册《美术可以表达主观情感》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立体主义画派代表人——毕加索的表现主义绘画,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段,从而能尝试运用立体主义风格,表现人物的情感。按照预先的设计,课前我收集大量的毕加索表现人物的绘画,想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当我充满信心出示图片的时候,却换来学生“不识我一番苦心”的后果:“啊!太难看了!”“这画上的人真丑,让人看了恶心!”“恐怖!”諸如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议论纷纷。在教学中,由于我忽略了学生的审美经验这一起点能力,毕加索过于抽象夸张的人物造型,严重动摇了学生以往对唯美写实人物画的认知,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排斥。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基于问题式学习”更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生成。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欣赏伊始用谈话法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对比观察过人在伤心、流泪、大哭、抽泣时候的表情与动作吗?”“请依次做出几种表情。”“写实和抽象夸张的造型表现手法,你觉得哪种形式更能体现悲伤的情绪?”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学生以往审美活动中细致观察能力、自我表现力、美术知识储备等审美经验调取,激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唤起联想,与将要欣赏的毕加索的作品产生关联,调动学生对作品深层次的审美理解。

探析二: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引导学生常态化审美

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最终要运用到解决问题的生活情境中,与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具有生命力,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的创设情境,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技能或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在过程中观察思考想象研究操作合作等方式形成学力基础,进而实现审美素养的提升。《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王大根老师也曾在文章中指出:现代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社会变革不断加剧,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儿童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构建意识、创造意识,建立有效的生活方式。可见课程观是沿着“为人的未来生活”→“为人的现实生活”→“为人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沟通”之路演进的②。譬如:在我校开设的《物品装饰入门课——瓶盖的装饰》校本课中,在教师的教授演示下,学生具备了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包括:色彩的搭配知识、图案的设计方法、图案的风格类别、色彩着色技法等等,但是不同的物品,运用的装饰技能、适应的情境不同,在第二课时的物品装饰课中,教师给出要装饰的物品和材料:形状规整的瓶子、各种质感的线(麻线、毛线等),结合已有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自行创意设计成花瓶,置放在与之风格相近的环境中,并拍摄出构图有美感的相片。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首先,学生要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可以采用阅读、查找、相互学习等方法建构成知识。其次教师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美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感悟,研究操作,审美创作,注重学生学习成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其在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美术的价值,并发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探析三:关注学生审美趣味,培养学生正确审美

大数据读图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的日益普及使学生处于光怪陆离的网络视听觉环境中,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审美经验不足,一些“新、奇、趣”的感官刺激,大大侵略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干扰学生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个体在审美活动表现出来的偏爱,体现为青少年的审美选择和评价。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审美趣味有着扩展与聚合、二重性、性别差异等特点③。体现在,学生初入初中时审美情趣还保留儿童情趣,由于处于迅速成长期,初二学段又不断向成人审美趣味发展,初三学段审美视域不断开阔,就个体而言审美趣味是不断变化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审美趣味的形成受到学校美育与社会的双重影响的,教师既要善于利用,又要适时引导学生辨别网络大环境下的各种视觉信息,形成正确高雅的审美趣味。如在赏析中国古代绘画时,教材提供的艺术作品格调高雅,但重思想性较为严肃,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大环境,为学生提供以中国画为元素创作的动画,使学生在感受故事情节的同时,体味传统绘画的意境美感。

探析四:双基教学厚薄适度,树立学生自信审美

教学形式的创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等,最终都应体现美术基础教育的价值,落实在美术双基教学的基础上。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处在一种困惑的阶段,加上双基的匮乏,势必加剧学生自信受挫。在教学中,重视双基的作用,可以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能促进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技能的训练,能够训练出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从而更好的感受大千世界。然而,过分强调双基,又会导致美术课变成纯粹的技能课,枯燥无味。所以,“双基”这层衣服应该厚薄适度,不要因为穿着臃肿而掩盖了美术学科美妙的“胴体”④。如《动感生活》一课是一节人物写生练习课,初一的学生对人的结构比例,动态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体验式的教学法,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比例、做小模特体验结构的变化,教师现场写生演示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课堂中学生乐于参与,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的同时,敏锐的观察力、无限的创造力、勤于动手等学力得到锤炼。

美术教学不单纯是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讲授,作为美术教师,要善于抓住美术课程所特有的教育契机,在美术自身、美术教育观念及视觉文化冲击的影响下,为学生找到一把一生受益的钥匙,培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这也许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注释】

① 刘慧、李民. 从“双基”到“学力基础”[D]. 中国美术教育,2016(6).

②④ 王大根.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本[J]. 中国美术教育,2011(3).

③ 范玉吉. 审美趣味[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參考文献】

[1] 尹少淳. 沉淀的感受与飞扬的联想[M]. 中国美术教育出版社,2008.

[2] 江巧珍.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判断素养的培育——以校本课程《根雕》教学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1):111-113.

[3] 龚园. 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的对策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2016.

[4] 姚振雷.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实践探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6.

[5] 韦黎.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9):224-225.

猜你喜欢

双基审美素养学力
学历与学力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论”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略谈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
学好高中化学之四建议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探析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基于条带模式GEOSAR-TOPS模式UAVSAR的双基成像算法
大学生学力评价的问题与改革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