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错误”资源
2018-12-22冯京
冯京
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面对错误该如何处理,是每一位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我在一次听课中就遇到了這样的问题。
“那你们计算时有什么想说的吗?”教师追问。学生纷纷表示计算很麻烦,容易算错。“大家都觉得这道题计算起来很麻烦,又容易算错,那有没有什么方法使它算起来既简便又准确呢?”教师继续引导。
学生陷入了思考。不一会,有学生发现这道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简便。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律计算,体会运算律的简便,并顺利地进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的教学环节。
观课思考:在学习新知识之后,一些学生由于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仍是一知半解,出错自然是在所难免。与其责备学生的理解能力糟糕,不如反思一下学生初次接触这一知识时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是否已经将新知纳入了他的知识体系,并会实际运用。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想利用计算的繁琐跟容易出错引出简便运算。但在随后的练习中,有学生解题时出现错误,且没有意识到运算出错的原因,还认为错误的做法是更为简便的运算。而教师没有及时捕捉这些“错误”资源,仍将教学引入预设的轨道,导致学生“不知其所以然”,在后续学习中只能是机械地模仿。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身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的认知经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掌握知识的本质。此时教师可以放慢脚步,将学生的错误提出来,“这样的结果你认为对吗?”让全班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可能会用估算的方法纠错,会用熟悉的小数的简算方法类比纠错,会用正确地按法则计算进行纠错。这时再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才对,找出简算的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然后提问“刚才这样做对吗?”引导学生回头分析、比较错误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凸显掌握正确简算方法的必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老是埋怨学生总是出错,更生怕学生出错,习惯于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中。其实学生的错误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智慧,抓住错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让学生明白错误背后的原因,把握知识的本质。
(作者单位:汨罗市川山坪镇万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