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2018-12-22刘伊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应用型高校互联网+

刘伊

摘要:通过分析“互联网+”视域下传统教学模式受到的挑战,揭示在信息技术应用教育过程中,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遇到的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理念更新、自主学习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学习评价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的困境。提出融合互联网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设计理念,建立课前“项目驱动+目标管理”和课中“翻转课堂十案例教学十自主学习成果交流汇报”等教学模式,完善全过程教学评价体系,为改革与创新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设计

应用型高校在遵循高等教育客观发展规律和科学的办学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所培养的人才应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双向需要。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强、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各个要素中,课程教学是应用型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与根本保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冲击与挑战,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互联网+教育”的思维模式,对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学习方式、环境和资源,教师角色等多维度进行渗透与创新,从而构建多维的教学网络生态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一、“互联网+教育”模式对传统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的挑战

(一)挑战传统教与学的理念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材的传授,从“粉笔加黑板”向“电脑加投影仪”的转变,传统教学经历了科技的革命,展现出课堂内容丰富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等改良成果。而当今“互联网+”视域下,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等的普及,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给我们一直所追求的“重教转向重学”教学理念创造了无限可能。在这样的理念下,课程的开发源于学生的需要,从侧重课程开发转向课程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的渠道与资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借助移动互联网,可以通过慕课学习,随时随地走进名校教师的专业课堂,对知识重难点可以反复学习。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地域、进度等限制,方便开展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通过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生成与建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挑战传统的教学设计

传统的课程教学设计,课前,教师侧重备课和设计教学情景;课中,侧重精讲理论与方法,依据相关理论,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深入教学;课后,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方式,在课前,教师可在网上筛选优秀教学资源(如慕课)或录制微课,不仅关注课程开发,也注重课程理解。微课的录制体现了教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環节中学生理解的关注。课中,教师应用翻转课堂等方式,开展素质教育提倡的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知识的内化。课中与课后,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评价。

(三)挑战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教学已经走过“粉笔加黑板”与“电脑加投影仪”的融合期。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与应用,以及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的兴起,教学资源突破了教材的限制。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为构建多维的教学网络生态环境提供了可能。教师借助新兴教学方式,采用融合项目驱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支持者与促进者,启发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建构知识,主动完成知识内化。

二、“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学习资源种类繁多,学生难于选择

互联网丰富了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者的学习渠道与学习资源,但由于网络中学习资源种类繁多,视频、语音、文字等形式多样,同一课程的学习资源相似度较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辨别能力有限,往往不能有效筛选出适合自身学习基础和条件的学习资源,容易影响其学习进度与效果。

(二)学生学习理念存在偏差,忽视课堂学习

“互联网+”时代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线上课程。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在学习慕课课程的同时忽视了课堂学习,认为主要内容已经学习完成,主观上缺乏进入课堂相应教学环节的认知与关注,没能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是基于慕课知识讲授基础上的延伸,是培养思维与能力的必要环节。

(三)自主学习过程缺乏监督与控制

现代信息技术、移动网络与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构建教学生态网络提供了支持。资源的丰富性,渠道的多元化,为素质教育提倡的自主学习方式提供了技术与资源的保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课下自主学习慕课、微课和其他相关知识,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自主学习过程缺乏监督与控制的问题,部分学生没能按时按量完成自主学习内容,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他们在课堂上不能完成探究与合作学习等相应任务,导致不能有效吸收教学内容,效果反而没有传统教学好。

(四)“互联网+”视域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应用型高校教师在融合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时多采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主要存在没有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指标与标准的制定不够科学和全面、评价信度与效度不高等问题。如形成性评价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对自主学习环节的评定指标与标准,存在终结性评价能否反映出学生课前与课中两阶段学习成果以及如何衡量掌握知识与运用能力水平等问题。

三、构建“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的多元教学设计

(一)建立课前“项目驱动十目标管理”的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项目驱动是指教师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完整项目来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项目驱动下相互协作学习。学生通过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自主学习、实操实践和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项目驱动与目标管理相融合的方式,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关注能力的培养。

1.精心筛选网络教学资源,设计自主学习项目

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认知阶段特点,教师有选择性地精心筛选网络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资源不仅包括互联网上提供的各大名校的慕课、微课,还包括其他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视频、音频、文字等材料。同时,教师整合所有筛选的优秀学习资源,设计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与知识水平的自主学习项目,并确定相应的教学与学习目标。

2.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确定自主学习项目和整合教学资源后,为确保学生明了学习目标,教师应在自主学习前,向学生介绍课程学习目标和内容,学习方法与方式,下达并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前学习环节中。

3.建立自主学习反馈机制

学生通过慕课、微课等网络资源学习后,教师应及时获取学生思考题答案、知识测试结果、自主学习研究成果等。在收集反馈信息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通过自主学习平台、QQ、邮件、面谈等,实时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成效,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动态管理课堂教学方案。

(二)建立课中“翻转课堂十案例教学+自主学习成果交流汇报”的教学设计

1.构建现代“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新兴教学模式

通过课前“慕课+微课”的自主学习,教师应要求学生课前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慕课解决相应知识点中“面”的传授,微课解决重难点中“点”的精解,点面结合,共同支持课前自主学习。課堂上学生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将知识内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翻转,先学后教。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相关教学内容,遇到问题后进行记录,在课堂上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注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现代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直接面对知识,教师更加关注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效果。

2.融合案例教学,提倡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课前学习遇到的知识瓶颈开展案例教学,并结合项目驱动,组织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在思维的碰撞之中,形成智慧的火花,通过素质教育中提倡的合作与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3.形成自主学习成果交流汇报平台

学生课前在项目驱动和目标管理的指导下,通过“慕课十微课”等视频、语音和文字等网络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应建立学习成果交流汇报的平台。这种交流与汇报平台的形式可多样化,既可是“线上”也可是“线下”,既可在课堂内也可在课堂外,也可以是网络平台(QQ群、微信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需提供合理交流时间,学生分小组交流或个人学习成果汇报展示等,及时进行学习交流反馈,培养目标管理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三)完善课后“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评价

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互联网+”新兴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有力保证。传统教学侧重教师、教材、课堂,考评侧重知识层面的掌握。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主张学生直接面对知识,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考核方式也应发展与创新,例如:采用大数据平台,采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成果,进行动态管理,监督与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内评价侧重于知识的运用,重视形成性评价;课后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开展开放性的终结性评价;等等。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课堂内合作学习、学生自身、教师等考核数据,按照不同的权重考评计算,融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果,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效。

“互联网+”视域下,信息技术延展了课堂的时空,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应用型高校传统教学受到了来自教学主体、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师角色等多方面的挑战与冲击。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育观念。针对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特点,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提高应用型高校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翠英,温卫中.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

[2]刘靖.地方高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估体系建设与应用——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27).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姜艳玲,国荣,付婷婷.翻转课堂与慕课融合促进教学资源均街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5]宋专茂.慕课何以致高校教学方法革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4,(4).

[6]刘长青,孔丽丹.以项目驱动的双主体教育模式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7]郝林晓,折延东.翻转课堂理念及其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5).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改革应用型高校互联网+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应用型高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
《汽车销售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