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创新驱动发展时代下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教育

2018-12-22赵尧敏张留学潘玮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10期
关键词:理工科创新教育研究生

赵尧敏 张留学 潘玮

摘要:中国未来持续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尤其是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水平,对我们科技强国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一流的科研平台以及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是提高研究生创新教育水平的三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

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称不上是一个制造强国,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薄弱有关。中国未来的持续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科技创新要靠科技人才,而高校一直是高端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根据地。2017年,我国高校本科招生372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现在的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尤其是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水平,对科技强国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是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要务

研究生创新教育,首先要使他们具有科学技术创新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同时也要鼓励他们沉下心来把基础科学研究筑牢夯实,使他们具备把冷板凳坐热的科研毅力,拥有攻坚克难、创造原创性成果的强大精神。从在校研究生的教育.做起,科学构建健全的理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努力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培养的研究生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是高校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要务。

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学术研究的基础。研究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本科阶段获得的。在研究生阶段,自主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是更重要的。本科阶段的一门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在攻克研究课题时可能就需要吃透一本专著,而这些专著往往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吸收。研究生期间的很多理论知识都要靠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此外,理工科研究生往往需要进行交叉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活动。以电动汽车所用的铿离子电池为例,学生除要掌握电芯制造工艺、电化学基本原理外,在电池模组优化环节还涉及电气原理、机械结构设计、焊接技术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等相关学科知识。对这些相关学科能够系统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对车用铿离子电池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

文献检索能力是理工科研究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理工科研究生在攻克自己的课题时首先要检索阅读文献,从而尽快了解国内外该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以及前沿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因此,理工科研究生需要尽快熟悉自己专业领域常用的数据库,熟练利用这些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科学提炼自己检索文献关键词的能力以确保查准查全。此外,对于已经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要能科学管理,筛选需要精读和泛读的文献分类保存,研究生对于自己阅读的文献能以科学辩证的眼光去评价和处理,能科学判别学术信息的时效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扎实的实践技能是理工科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面对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生要通过检索和阅读相关文献来确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方案越科学合理,实施效果就会越接近自己想要求证的结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实践技能还表现在仪器装置的合理搭建、各种仪器原理的掌握和使用、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等。

总而言之,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是无根之木。

二、一流的科研平台是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

高校优质的研发平台,能够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优质的土壤,是研究生进行科学和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与充足的科研经费,很难培养出创新型研究生。在研究型高校,如果没有完善的中外文数据库,学生就无法及时把握学科前沿,更无法快速把握需要攻克的技术和科学难点。如果没有高端先进的仪器设备,学生即使有了科学的思想也很难通过技术手段去验证。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时间的量度已经从毫秒、微秒、皮秒、飞秒至阿秒。微观世界从原来光学显微镜下的500倍、2000倍至现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几万倍、几十万倍甚至更高。我们面对的世界从地球到浩渺太空,科学研究从宏观向微观世界不断延伸。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不能借助于高端研发仪器,仅依靠“赤手空拳打天下”,无异于以大刀长矛去匹敌火箭导弹,高下自分。因此对于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各种仪器设备,搭建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

我国政府对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视,教育研发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报道的数字显示,我国科研设施与仪器、科学数据与信息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科研仪器设备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各部属和省属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的投入也显著增加,大大改善了在校研究生的研发条件。

与此同时,在科研仪器平台建设方面,除了国家投入,还应鼓励高校与社会、企业加强合作,拓宽平台建设的资金途径。同时高校还要努力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加大对学生科研基金的投入,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实验器材和设备,尽可能优化学生进行实验的软硬件环境。

三、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是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

目前我国理工科研究生考评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考评激励机制过于单一,基本以论文数量和论文引用率区分高下。硕士研究生1篇SCI论文、博士研究生2~3篇SCI论文已是低配,很多高校还要求期刊的影响因子。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课题的调研、预研、方案实施到结果分析与整理,再到论文发表,即便是在一切都比較顺利的情况下也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现实是,很多科研执行的过程并不顺利,辛辛苦苦研究数月,得到的结果可能只是“此路不通”,一切需要从头再来。科学研究遭遇不顺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是验证了一种不可能或不可行。就像当年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也曾经失败了无数次,最后才获得了成功。突破性的科技创新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如果仅用论文的数量来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学位顺利毕业,无形中会逼迫学生通过“跟风式”“蹭热点”式科研以获得追求“短”“平”“快”的科研成果。因此针对不同学科及学科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应该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

理工科研究生根据学科特点不同,其研究成果的形式也不同。有些学科侧重于技术创新,有些学科侧重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的产生方式也不尽相同。科学原理的发现,可能只是伴随某个灵感的瞬间闪现,而技术创新从创新思维的产生到走向商品化可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和长期的努力才能达成。技术创新的实施过程通常很难凭一人一时之力实现,一些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创性技术成果需要“十年磨一剑”才能达到。因此,所有的研究不能只注重科学原理的首次提出和技术的第一次出现,因为这些原理和技术要真正解决实际间题通常都会涉及头绪繁杂而又难以量化的研究工作。针对学科特点的不同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考评激励机制会显著提高我国在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使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真正成为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稳固基石。

真正的科技创新往往更需要积淀后的蓄势爆发,需要针对实际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科学问题进行不确定性的研究探索。让研究生能够以更加从容的心态专注于自己真正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孜孜不倦地探索,用心积累沉淀,最终达到对所攻关领域内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突破,这才是研究生培养的长远大计。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其创新能力培养是重中之重。科技创新思维要在中国的高校校园里遍地开花并结出硕果,决不能奢望一蹴而就。“路曼曼其修远兮”,高校的管理者要做好走远路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疏瑞文,邢宏龙.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广州化工,2016,(13).

[2]杨乔清,李阿利,朱耀武.促进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11,(6).

[3]罗会兰,杜连平,李淑芝,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与探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理工科创新教育研究生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