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美丽中国”理念实现路径探索
2018-12-22杨晟颖郑雅茜
杨晟颖 郑雅茜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再次强调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但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环保意识不强、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环节比较薄弱等问题。新时代高校要探索出独特的“美丽中国”实现路径,创新生态文明培养模式,将生态文明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大学生,为“美丽中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大学生群体;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从广义上讲,“美丽中国”理念的实现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伟大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就需要中华儿女全员、全方位、全程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精神尤为重要。
一、探索“美丽中国”理念实现途径的必要性
(一)建设“美丽中国”己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重拳治理污染、拯救绿水青山是民心所向。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当前时期是乘势而上、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关键历史机遇期
十九大结束之后,全国兴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北京市教工委已经成立“北京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和“北京高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各高校宣讲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宣讲效果卓著。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上,没有什么能比“机遇”这两个字更能揭示中国的当下,昭示民族的前程。
二、大学生群体与“美丽中国”理念实现途径的关系
(一)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建设“美丽中国”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引导,更重要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关注并投身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有责任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历史使命。按照十九大的布局和最新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从现阶段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大学生群体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浪潮中的中流砥柱。发挥大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精神尤为重要。大学生群体拥有更加灵活的思维和更新颖的宣传手段,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二)一些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态环保意识
当前,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较高,但与社会生态环保的总体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肩负时代发展的历史重任。生活中一些大學生对生态环保知识有较多误解,也多停留于自身理论层面,不能将生态环保知识有意识地运用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
(三)部分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环节比较薄弱
当前部分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多停留在对政策的学习理解层面,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践,缺乏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平台和方法。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提升其生态意识,促进其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十九大精神的理解转化为生动实践等都是非常迫切的问题。
三、高校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高校把控方向,做好顶层设计
在高校探索“美丽中国”实现路径的过程中,高校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需紧密结合党中央精神,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高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好顶层设计,将高校校园打造成“美丽校园”。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在扶持生态文明相关公益项目或社会实践项目时可适当进行政策扶持,创新创业负责部门应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成长创造条件,有创业孵化园的高校可以引进生态环保创业项目进行示范性扶持。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结合学校特点或相关专业发展方向成立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小组,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及相关专业教师及思想政治教师组成,负责环境相关学科发展及生态环保相关项目的指导。高校应以政策引领为抓手,把控校园整体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有意识地培养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当前时期结合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专业设置,聚焦打造京北绿色中心校园,在专业课程导向上鼓励环境专业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推出一系列针对环境科研和环保实践的激_励措施,提倡绿色人文情怀与专业发展情怀辩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认同教育协调统一。学校率先成立首都首个环保宣讲平台——“绿水青山”宣讲平台,平台构建环境科学专业师资队伍、“绿芽”环保协会学生骨干、环境科学专业优秀校友资源三级队伍体系。“绿水青山”宣讲平台依托专业设置,把握信息时效性和活动亲和性,绘制绿色蓝图,倡导绿色生活,切实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
(二)社团提升活力,落实生态创新
在高校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如何在学生群体中落实“美丽中国”实践就成为生态创新取得实效的关键。高校环保类社团兼具专业性与普适性,其组成成员以相关专业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提供环保概念普及和环保创新实践平台,从制度上和形式上对现阶段学生环保活动进行革新,通过一系列贴近学生的活动充分吸引高校学生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来。高校环保类社团应充分发挥“美丽中国”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落实上级部署的环保政策的同时,应时刻关注国家层面环保政策的措施和成效,关注国计民生和“美丽中国”建设大环境大方向,号召学生积极投身到“美丽中国”建设之中。高校环保类社团作为学生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应与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系,主动寻求高校环保专项小组的帮扶指导,积极参加校外环保学习实践,与政府相关部门及环保类社会组织积极合作,扩大生态文明“朋友圈”,借助各方面力量切实推进大学生群体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科技创新、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及就业指导工作。
(三)青年践行美丽,入脑人眼人心
在高校系统内建设“美丽中国”,归根结底是要将绿色环保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精神融入青年的成长发展意识之中,通过特定方法和手段推动青年学子从主观上践行“美丽中国”发展理念。探索“美丽中国”理念的实现过程需要主观愿望和外界激励的双重引导。大学生首先需要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学校、社团和辅导员队伍需要提供生态文明实践的平台和方向引领。青年学子应结合专业知识,将专业认同与“美丽中国”建设相结合,从建设“美丽行业”入手提升自身对于“美丽中国”的关注和贡献。大学生群体应主动获取环保相关知识,“天蓝水清地绿”的环保目标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就是对环保的关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将高校思政辅导员纳入“绿水青山”体系,通过引导青年了解环保政策、参加社团活动、进入环保项目、普及环保常识等渠道助力学生环保素质提升。学校要求环保学生骨干“亮明身份”,佩戴环保标志,从个人做起,形成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在生活中传播环保精神,通过人脑人眼人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达到大学生群体全员全过程对“美丽中国”理念的良好实践。
全国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关键时期,正是高校及学生群体发挥自身优势、趁势而上的契机。调动学生群体行动热情,引导新时代新青年有所作为,通过自我思考探寻“美丽中国”的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宣言.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N].人民日报,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