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12-22柏艳琼

赢未来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摘要:课程改革的再革新是现如今我们社会的发展趋势,本篇文章就是基于课程改革的的大背景下,探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生物课堂中的效用。我们将以这几个方面作为重点内容,首先将科学素材作为载体,强化和构建学生自我的生命观念,其次是通过科学的手法对思维理论成果进行讨论。除此之外,要加强学生的合作素养,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最后引导其从社会实际出发,培养其浓厚的社会责任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的核心是“课堂”,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等一系列行为后,由此表现出教书育人的意义。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生物课堂

引言:

在课堂中将核心素养培养运用于课堂中,是每一个老师必须做到的事情,对生物这门学科来说也不例外。在人才培养中,核心素养是其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科的特点掌握和归纳学科知识,通过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多少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也就影响了学习的成果。因此,将兴趣作为出发点辅以引导,不断从源头上进行教育。在新一轮的教育课堂改革中,主要是围绕着培养核心素养而展开,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

一、通过科学素材,树立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科中,生命观念是指对所发现和感知到的生命现象以及所存在的生物关系等进行解释的一种抽象思维所形成并且通过验证过的观点、想法等,帮助用于解释和论证较大范围或者较大普及度的现象和想法 [1]。

我们以《生物的生殖》这一课时为例,讲解生命的诞生和延续,在这一课时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生命诞生的本质、生命存在的意义。由此,也能够理解生命的珍贵。在这一课时的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真实的模拟实验向学生演示生命诞生的过程和信息的传递。老师可以在课堂中邀请6名同学,分别是3名女生和3名男生,每个人代表单个的染色体,每一对男生与女生代表一组同源染色体,男生代表来自父亲,女生则代表来源于母亲。在讲解染色体复制时,几名同学按男女生组队分配在一起,在讲解到染色体分离时,每个染色体组队同学就分开并且重新进行精母细胞分配。由此,代表着细胞初次减数分裂的完成。之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各种情况下的组队和分离,代表着不同情况下细胞分裂染色体的情况。通过这些情况的实际演练,让同学明白生命产生过程的不易,感知到生命的珍贵,从而树立鲜明的生命观念。

二、塑造理性思维模式,构建完整思维系統

人的思维与生命体系一样是一种开放式的存在。我们通常说思维模式是不能固化的、格式化的,我们需要开放式的思维模式,需要的是创新。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中,我们不知不觉就表现出了对思维模式的渴求,渴求一个开放式的思维。因为思维一旦固化,注定了就不会存在创新。因此,现在老师的一大培养重点都放置于学生的思维逻辑引导中,引导他们进行思维的发散。而在生物课堂中,这一目的也更为明显的可以显现出来,以某个课堂内容为引,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形态,培养他们的思维模式[2]。

我现在以物质跨模的运输方式这一课程为引,讲述生物课堂中思维模式的培养。首先我们引导学生对于人工合成的细胞膜以及天然膜进行结构分析,体验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其次让学生从细胞膜本身出发,留下思考题:在课堂上进行思考细胞膜的结构,分析其功能特点。接下来,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向学生阐明细胞模型图,比较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人工成脂双层模型对于物质运输的区别。在为学生设定情景,让他们通过逆行思维模式,思考人工合成的脂双层和细胞膜结构的区别,进行大胆猜想。在设计过程这一个环节中,主要体现出了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想法进行课程内容,更形象化的展现出细胞工程这一课时的内容[3]。

三、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探究能力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更便捷和更有效的学习和探究方法,生物学科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通过探究的这一过程,学习和获取更多的生物学科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团队合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可以进行相互学习,提高彼此的科学探究能力[4]。

我们以《酶与ATP》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阐述团队合作对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我们在课堂中对班级成员按照座位的远近进行6人一小组的分组,在本节课的探讨中我提出以下问题。第一个:根据课本上所进行的相关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第二个:你能够提出哪些资料和论点支撑你所得出的结论?第三个:通过对酿酒过程的阐明,你发现了哪些问题?第四个:针对第三项你所发现的问题,你得到哪些启示?第五个:在课本上所讲述的发酵实验中,为什么他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小组内对这些问题进行资料的收集、探讨,并且派出代表对探讨结果进行总结汇报,由老师进行评价和引导,其余小组成员对其汇报结果可以进行补充说明。在这样合作模式下,对课堂内容进行探讨,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

四、结束语

针对“核心素养”培养这一教学模式,老师们更多的从“教学”转向“教育”。针对培养“核心素养”的生物课堂来说,更像是一个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展示平台,从各个方面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内容的发展进程中,营造出一个轻松、自主、合作、积极并存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愿意学习,愿意积极的展现自我,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之相关的课堂知识。培养核心素养不仅对学生,对老师来说也尤为重要,因此更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新的课堂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8(4).

[2]彭丹. 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为例[J]. 考试周刊, 2018(62).

[3]王定星, 田奇林. 发展学习者核心素养——基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者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 求学, 2018(8).

[4]田奇林. 为核心素养和核心问题而教——基于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与深度学习的研究[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13):25-28.

作者简介:

柏艳琼:1968.01,女,布衣族,贵州长顺,中学高级,本科,贵州省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550700,高中生物,贵州省黔南州。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