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8-12-22刘婷婷

赢未来 2018年20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与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的学生思维能力的作为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能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应用有效教学模式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素养和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解读

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数学中的相关知识和观点,比如转化、函数等等思想,思维能力不仅包括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还包括能够运用归纳、类比、演绎进行推理,同时能够准确、清晰、有逻辑地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善于发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学效果不太一样,有些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很快就能掌握数学知识,而有一些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比较吃力,掌握的知识不是很牢固,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改善这一现状,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推理,快速的理解、吸收、掌握数学知识点,并正确运用,同时还能进一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予以提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既减轻了教师教的压力,也减轻了学生学的压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

1、数形结合

在教学中数形结合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由于年龄小、经验少,对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灌输,效果不太理想,借助数形结合这种方法,将抽象的问题变得生动具体,将复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引导学生发现数形之间的联系,在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结合之间探索出知识的本质,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形成发散性思维,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直观化、形象化的图形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将图形转化成相应的数量关系,并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最终目的。比如在教学“倍数问题”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找到应用题中的数量關系,进而顺利的解决问题:鸡有34只,鸭是鸡的3倍,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先画线段图,再尝试做题,大部分学生都会用“34×3+34”的方法,还有学生想到了“34×(1+3)”, 线段图有助于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2、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融入到场景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将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的情境具体的表现出来,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单纯的讲解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那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一年级的图形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图形回家的情境,让学生把同一类的图形送回家,不仅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势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帮助学生准确的掌握不同图形的特点,还可以利用活动课让学生用积木搭建造型,并让学生进行介绍,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特点,学生的参与性非常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3、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不要只局限于教材课本,通过数学生活化是学生的数学探究、应用思维得到激发和增强。学习数学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学习计算圆的面积,可以让学生帮助园林工人计算圆形花坛的面积。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思维方式,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数学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4、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辅助手段,而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原理的理解,从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并为知识的灵活运用做好铺垫。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等高、等底的圆柱和圆锥,用圆锥装满沙子倒入圆柱里面,几次就可以装满沙子,通过动手操作,很容易就理解了圆锥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温云云.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影响[J].学周刊,2016(10)

[2]杨忠良.试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读天下,2016(23)

[3]周秀兰.试论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4,(28)

[4]黄礼容.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未来英才, 2015,(04).

作者简介:

刘婷婷,1991.06,女,汉,本科,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