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8-12-22向锋梁平欣林秀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5期
关键词:综合干预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

向锋 梁平欣 林秀菊

【摘要】 目的 探析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出院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94.44%, 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64.71%,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SDSS评分较本组干预前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复发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干预,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弥补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 且患者出院后疾病复发率低,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干预;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服药依从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106

精神分裂症是因基因突变引起的精神活动和大脑功能异常, 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情感、思维、行为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的病程长, 治疗后复发率高, 对患者本身、家庭以及社会均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和危害[1, 2]。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为避免复发, 多需要坚持服药, 此时则体现出社区和家庭的价值。本研究以2018年1~5月于本科接受治疗后出院的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要对象, 评估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1~5月本科接受治疗后出院的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为男性。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40.56±8.38)岁;病程3个月~17年, 平均病程(3.23±4.59)年。观察组: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40.68±8.42)岁;病程4个月~17年, 平均病程(3.27±4.61)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①两组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为临床治愈出院, 出院后均经家庭成员进行用药监督和护理;③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 家属知情同意, 病例纳入及研究方法的选择均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患者出院时, 由护理人员向家属和患者交代用药方法及剂量, 告知家属要监督患者用药, 禁止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微信随访, 叮嘱家属每月回院复诊。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 具体如下:①健康知识宣教:每月回院取药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并告知家属如何配合患者出院后社区的支持和干预。讲解具体的配合方式, 获得家属的支持和理解。②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由社区精神卫生专科人员评估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及时发现问题, 并帮助患者调节心态, 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重新面对生活, 让其重返社会。③用药干预:社区联合家庭照顾者, 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 出院后至少要维持用药2年以上, 叮嘱患者用药期间不可擅自减少剂量或停药, 家属负责记录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不适症状。出院后定时回访的效果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再次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④饮食干预:社区和家庭要综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 告知患者戒烟酒,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⑤健康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 由社区专业医师为患者制定运动訓练方案, 以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为主, 运动强度以患者自觉良好为适宜。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干预前后SDSS评分、出院后复发情况。①评估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依从性评价采用三级评分法, 包括完全依从、部分

依从和不依从, 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4]。

②采用SDS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 分数越低, 表示社会功能越佳[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94.44%, 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64.71%,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SDS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SDSS评分较本组干预前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出院后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例复发, 复发率为5.56%;对照组患者出院后6例复发, 复发率为35.29%。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 P=0.028<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 患者需要维持用药治疗, 但很难完全恢复自知力, 造成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不高。社区干预、家庭干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院外护理模式, 充分发挥了社区和家庭的优势, 旨在为患者提供完整的护理服务[6, 7]。本院提出的综合干预模式主要是患者出院后接受的护理服务, 护理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区和家庭两方面, 社区专业人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用药指导, 而家庭则需要对患者的服药情况和服药后的症状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施综合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相对较高, 社会功能明显改善, 说明患者维持用药仍然可以重新融入社会。并且, 实施综合干预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低, 再次体现了此种护理模式的重要价值。本结果与以往报道中的研究结果相似[8], 可见综合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护理上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干预,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弥补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 且患者出院后疾病复发率低,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明芳, 邵灿, 梁杏莉, 等. 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 29(5):891-893.

[2] 刘国友, 宋君伟, 张文佳, 等. 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6):820-823.

[3] 侯云跃, 范林钰. 电子社区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国药业, 2017, 26(17):90-93.

[4] 吴丽媛, 刘文广. 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3):143-145.

[5] 侯玉玲, 赵艳名, 赵颖逾, 等. 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9):1403-1405.

[6] 黎海云, 张燕锋, 李树敏. 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29):180-182.

[7] 崔虹, 何夏君, 丁寒琴, 等. 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学杂志, 2014, 29(23):77-79.

[8] 梁月好. 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160-162.

[收稿日期:2018-06-25]

猜你喜欢

综合干预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影响
利培酮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综合干预对青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影响
护理干预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