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分析对比

2018-12-22马立华么旺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5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

马立华 么旺

【摘要】 目的 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对比及临床意义。方法 108例小肝癌患者, 均接受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 将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作为参照组, 将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作为探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敏感率、误诊情况、探究组动脉早晚期强化图像情况及动脉强化情况。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敏感率97.22%、误诊率2.78%均优于参照组的90.74%、9.26%, 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的动脉晚期强化情况与动脉早期强化情况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探究组动脉强化情况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怀疑小肝癌的患者, 选择MRI动态增强扫描, 通过其特有的病灶增强表现, 与CT动态增强相比, 其敏感性更高, 同时对于病灶强化更加明显,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诊断价值;小肝癌;CT动态增强;和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16

肝癌作为我国发病率高、危害大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其发生发展复杂多样[1]。肝癌有多种分类方法, 其中可根据中国肝癌病理研究协作组, 将肝癌分为“五大型六亚型”, 其中小肝癌不仅体积较小, 同时生长缓慢, 经积极治疗预后理想[2]。因此, 早期发现并诊断, 对于肝癌的病情发展, 尤其对小肝癌的治疗和预后有帮助。CT和MRI作为影像腹部诊断中的常用两大手段, 均具有其优势和不足, 为了进行CT与MRI动态增强扫描两种影像检查手段在诊断小肝癌上的价值比较, 选取本院收治的108例小肝癌患者, 均接受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8例, 女40例;年龄38~73岁, 平均年龄(56.40±6.53)岁;病程8个月~4年, 平均病程(2.4±0.6)年;其中乙型肝炎94例, 丙型肝炎8例, 酒精性肝病4例, 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确诊为肝癌患者且符合小肝癌的相关诊断标准[3];②患者不存在对CT及MRI扫描结果产生影响的疾病;③患者不存在对本研究所用对比剂过敏情况;④所有患者均已详细阅读知情通知书并签署。

1. 2 方法 108例小肝癌患者, 均接受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 其中将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作为参照组, 将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作为探究组。参照组选择宝石能谱64排CT机(GE公司)进行常规CT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 将层厚2.5 mm, 层间距5 mm, 管电压120 kV, 准直器宽度0.63 mm, 自动管电流模式。增强扫描即经患者肘静脉注入对比增强剂, 选择欧乃派克(GE公司), 使用量为1.5 ml/kg体质量, 使用高压注射器以3.5 ml/s的速度进行注入, 注射造影剂后25 s动脉期, 65 s门脉期, 3 min延迟期, 层厚0.625 mm, 使用ADW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探究组选择由1.5 T的MRI机(SIEMENS公司)进行扫描, 使用3D-VIBE横断面成像技术, 层厚3.3 mm, 层间距2 mm, 回波时间(TE) 1.48 ms, 重复时间(TR) 3.7 ms, 视野210 mm×320 mm, 矩阵320×147, 增强扫描即经患者肘静脉注入对比增强剂, 增强对比剂:欧乃影(GE公司), 使用量0.2 ml/kg体质量, 使用高压注射器以2.5 ml/s的速度进行注入, 注射造影剂后20 s肝动脉早期, 30 s动脉晚期, 50 s门脉期, 3 min延迟期。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敏感率、误诊情况、探究组动脉早晚期强化图像情况及动脉强化情况。探究组的动脉早晚期强化情况:使用相关强化评分量表, 与正常肝组织的CT密度和信号进行对比, 若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记为1分;若动脉期病灶明轻度强化记为2分;若动脉期病灶明不强化记为3分;平衡期若强化病灶无减低记为4分;若强化病灶轻度减低记为5分;若强化病灶明显减低记为6分[4, 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敏感率和误诊情况对比 探究组患者敏感105例(97.22%), 误诊3例(2.78%);参照组敏感98例(90.74%), 误诊10例(9.26%)。探究组患者的敏感率、误诊率均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扫描情况对比 参照组动脉期1分17例, 2分83例, 3分8例;探究组动脉早期1分26例, 2分42例, 3分40例;探究组动脉晚期1分83例, 2分25例, 探究组动脉期总体1分92例, 2分16例;参照组平衡期4分3例, 5分57例, 6分48例;探究组平衡期4分29例, 5分51例, 6分28例。探究组患者的动脉晚期强化情况与动脉早期强化情况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探究组动脉强化情况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肝癌尤其是原发性肝癌, 在我国居民中发病率高且一旦患病对患者身心有较大危害的一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肝癌有多种分类方式, 可根据病灶大小及范围的大体情况, 分为弥漫型、巨块型、大肝癌、中肝癌、小肝癌和微小癌的“五大型六亚型”[6]。小肝癌一方面病灶体积小, 同时其生长方式为膨胀性生长, 另一方面其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肝癌, 其生长缓慢, 恶性程度也较低, 因此, 早期发现并确诊小肝癌, 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 甚至恢复健康[7]。在肝癌的辅助诊断中, CT和MRI均为辅助诊断小肝癌的常用影像学手段, 且避免患者进行有创性检查。CT是采用X线对扫描部位进行一定厚度的层面扫描技术, 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 断层成像能够提高病灶检出率, 是腹部实质性脏器相关疾病的主要检测手段[8, 9]。由于肝组织有两套供血系统, 肝动脉占肝供血25%, 门静脉占肝实质供血75%, 肝癌病灶组织的供血由肝动脉提供, 因此, 在使用碘造影剂进行CT增强动态扫描中, 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征象。在MRI的动态扫描中也有相似的表现, 但由于钆类顺磁性对比剂的使用, 加上MRI成像的特点, 使得肝癌的动脉期增强情况优于CT动脉期增强情况, 因此能够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 探究组患者的敏感率97.22%、误诊率2.78%均优于参照组的90.74%、9.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的动脉晚期强化情况与动脉早期强化情况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探究组动脉强化情况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于小肝癌的诊断, 相比于CT动态增强扫描, 选择MRI动态增强扫描, 根据相关动态增强的图像特点以及相关特异图像变化, 能够提高小肝癌检出率, 建议在临床小肝癌诊断中使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帮助诊断。

参考文献

[1] 张冶, 薛卉, 蒋丽. 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比研究. 当代医学, 2017, 23(24):164-166.

[2] 司徒祖超, 张广源, 陈峥.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89例的临床观察. 当代医学, 2012, 18(1):60-61.

[3] 项昆, 赵鹤亮, 张亚杰. 多排螺旋CT与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检出的比较研究. 医学综述, 2015(4):744-745.

[4] 张学琴, 陆健, 王霄英, 等. 多排螺旋CT與MRI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检出的比较研究.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 32(6):831-836.

[5] 黎美玲, 陆健, 徐晓莉, 等. 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CT与MRI强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 35(1):65-69.

[6] 姚兴朝, 谢楠, 付必莽. MRI动态增强与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价值. 影像技术, 2015, 27(4):41-42.

[7] 祁克信, 张宏霞, 周煜奇. MRI与C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5):804-805.

[8] Bak-Fredslund KP, Munk OL, Keiding S, et al. 2-[18 F]fluoro-2-deoxy- D -galactose PET/C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not improved by co-administration of galactose. Nuclear Medicine & Biology, 2016, 43(9):577-580.

[9] Ginkel WGV, Gouw ASH, Jagt EJVD, et 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yrosinemia type 1 without clear increase of AFP. Pediatrics, 2015, 135(3):749-752.

[收稿日期:2018-6-25]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研究
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骨转移瘤X线和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