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绠长持汲古泉

2018-12-22汪军

书画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汉印安徽师范大学魏晋

文_汪军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郭刚举Guo Gangju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师、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篆刻委员会委员、省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安徽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文房四宝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美术出版社《书画世界》特邀编辑、合肥市蜀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我们正处在一个资讯泛滥的社会。人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信息,甚至出行时也会时时被路边的广告侵扰。从事艺术的人,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担心因信息闭塞而落伍。相反地,太多的信息—各种展览、活动往往使人们茫然而无所适从。因此,立场的选择变得比资讯的获取更为重要,态度的坚守往往比一时的得失更为重要。

刚举近期所作的篆刻作品,使我感觉到他在面对纷繁而又变化的现状时所应有的那份从容与镇定。在此之前,刚举曾有过多方面的尝试与探索,尤其是写意一路的印风,他能够做到收放自如,经常创作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好作品。但是,他并未沿着这一路径直走下去,而是重新回到他曾经熟悉的秦、汉、魏晋印章的丛林中,再次进行深入的探索。当然,同样是面对经典,这一次的回归与曾经的模仿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目的是学习,后者则是有意识的探索与发现。

郭刚举 永受嘉福3.2cm×3.2cm2018

郭刚举 云海涛声3.5cm×3.5cm2018

因此,刚举在其作品中,有意识地将秦、汉、魏晋印风的主要风格元素加以强化。如满白文印,线条的饱满、浑厚,布局的合理、和谐,处处都显示出汉印的气派。但这又不同于单纯的模仿,而是将汉印中本质性的元素加以调配、组合,从而为我所用。最能体现其用心之深的是几方魏晋印风与古玺印风的作品,如置于古印之中,则难以分辨。这说明刚举对于经典的理解与表达,已经超越了形似,而渐得其神髓。能够准确把握并能生动表达出汉将军印的纵横散逸、魏晋官印的秀骨清相以及古玺小印的质朴自然,对于一个从事篆刻并尊重传统的人来说,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郭刚举 中庸之道4.0cm×4.0cm2018

郭刚举 心迹双清3.1cm×3.1cm2018

郭刚举 敬君慎事3.5cm×3.5cm2018

郭刚举 悠然见南山3.5cm×3.5cm2018

当然,学习传统或进一步地在其中探索与发现,最终目的还是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近些年来,篆刻艺术发展较快,当今一些优秀的篆刻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与开拓,篆刻艺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与面貌。要想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并非易事。大体而言,创新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在形式上进行拓展,如刀法、字法、构图等方面;一是以古为新,对古代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产生新的面貌。这两种途径各有利弊,且并非截然可分,因此可以并行不悖。在我看来,刚举在经历这一时期的回归之后,可以再次放开手脚,大胆追求突破。因为以他的才情,不应当为工稳一路所束缚。而且,从上述两种创新的途径来看,刚举都已经有所准备。

熟悉刚举的朋友都知道他对待艺术的持久热情与勤奋,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他的豪爽—他经常受人请托而治印,且都能及时完成。最近常常看到他为朋友所刻的姓名或斋号印,数量众多,但很少有“应酬之作”,可见其对朋友与艺术的真诚。这一类作品并非为展览或其他目的专门而作,最能体现创作者真正的功力与才情,当然有时也会产生得意之作。从这些作品来看,刚举的印风正逐步变得沉静。从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含蓄深沉,这本是人生之道的自然趋势,艺术之道常常亦随之而行。但真正的艺术毕竟是对人生的超越,因此我们期待刚举运用手中的刀与石,创造出更为丰富的变化来。

郭刚举 得一知己4.7cm×1.8cm2018

郭刚举 气象万千2.4cm×2.4cm2018

郭刚举 与古为新2.7cm×2.7cm2018

郭刚举 学六书贯通其意5.0cm×2.7cm2018

郭刚举 怀远3.5cm×2.3cm2018

郭刚举 庆余2.8cm×2.0cm2018

郭刚举 君子不器2.3cm×2.3cm2018

郭刚举 敬事和众2.3cm×2.3cm2018

猜你喜欢

汉印安徽师范大学魏晋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7卷总目次
印式视阈下的元代仿汉印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征稿启事
Hemingway’s Marriage in Cat in the Rain
从汉印文字变化规律分析汉印创作
汉印创作
李大蒙访谈之汉印临摹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