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2018-12-22潘春燕
潘春燕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00
麻杏石甘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功可辛凉宣泄,清肺平喘[1]。对于麻杏石甘汤提取工艺的研究,文献报道大多只考虑不同提取方法之间的差异,中药的提取过程是一个从植物细胞液到溶液的优化扩散过程,是有效成分浓度不断优化变化的过程。期间可能发生多种物理、化学变化,根据物质溶出原理,溶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扩散,当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浓度趋于平衡时,溶液中浓度不再变化,即溶剂中有效成分达到最大的浓度。有效成分达到优化平衡时的提取时间通常为最优提取时间。本研究通过实时测定麻杏石甘汤提取过程中提取液有效成分含量的优化变化规律,确定提取时间;通过称定每次提取浸膏得率和总成分含量,确定提取次数,与传统工艺相比,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提取时间,节约了成本[2]。
1 材料
1.1 仪器:HPLC色谱仪(LC-20AT,日本岛津公司),美地亚超声清洗器(MP-1120C,南昌普惠实验仪器有限公司),赛多利斯电子天平(BT-120,德国赛多利斯实验室),加热套(北京市贝斯特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离心机(AT-25D,天津津美实验仪器厂)。
1.2 试药: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批号:171242-200404)、盐酸伪麻黄碱(批号:171237-201510)、苦杏仁苷(批号:110820-201607)、甘草苷(批号:111610-201607)、甘草酸铵(批号:110731-201619),均由金华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提供,供含量测定用。生麻黄、生石膏、炙甘草饮片购于浙江景岳堂中药饮片厂。甲醇、乙腈为色谱纯(Fisher公司),高氯酸、硝酸分别为分析纯;优级纯,氨水、乙醚、磷酸为分析纯(均购自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超纯水(杭州娃哈哈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参考文献报道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5:95),检测波长207nm,柱温为35℃;体积流1ml/min。
2.2 提取方法:分述如下。
2.2.1 传统工艺:称取麻黄、苦杏仁、甘草各28g,石膏112g,加水1568ml,文火提取,待沸腾后,继续提取60min,纱布滤过,再次加水1568ml,提取60min,共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即得[3]。
2.2.2 优化工艺:称取麻黄、苦杏仁、甘草各28g,石膏112g,加水1568ml,文火提取,待沸腾后,继续提取60min,纱布滤过,再次加水 1568ml,提取 60min,每10min取样测定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4]。各有效成分含量均趋于平衡时的提取时间设为优化工艺的提取时间,把浸膏重能达到90%以上时的提取次数作为优化工艺的提取次数。确定提取时间与次数,作为优化工艺。取相同重量饮片,按照优化后工艺提取。合并提取液,即得[5]。
2.3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0.0510mg麻黄碱、0.0454mg伪麻黄碱的溶液。精密称取苦杏仁苷对照品适量,甲醇配制为每1ml含0.0431mg苦杏仁苷的溶液。称取甘草苷、甘草酸对照品适量,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0.02032mg甘草苷、0.0844mg甘草酸对照品溶液(甘草酸对照品质量浓度=甘草酸铵对照品质量浓度/1.0207)。
2.4 供试品制备:分述如下。
2.4.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麻杏石甘汤10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35ml,超声30min,放冷后,用甲醇定容至刻度,以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6]。
2.4.2 浸膏制备:将传统工艺、优化工艺的2次提取药液分别合并,各精密量取50ml,置恒重后蒸发皿,水浴蒸干,置105℃烘箱中3小时,放置常温后称重[7]。
2.4.3 样品测定:精密吸取样品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照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含量。
3 结果
3.1 优化工艺提取次数确定:浸膏重第1次7.3215g,第2次3.0142g,第3次0.6845g,前2次浸膏重占3次总重的93.8%,确定优化工艺提取次数为2次。
3.2 各样品溶液中指标成分的含量:见表1。
表1 前2次提取各时间点指标成分的含量(mg/ml)
3.3 前2次提取液各有效成分含量时间变化曲线:见图1、图2。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各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率越来越小,分别在50min、40min时趋于稳定。
图1 第1次提取液各有效成分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2 第2次提取液各有效成分随时间变化曲线
3.4 两种工艺提取液中指标成分的含量比较:见表2。优化工艺提取的麻杏石甘汤各有效成分含量与传统工艺对比,相对偏差均小于5%。
表2 两种工艺提取液中指标成分的含量(mg/ml)
4 讨论
本方法通过考察提取过程中不同时间麻杏石甘汤有效成分的含量,实时反映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变化,得出提取过程中有效成分实时变化规律。对比优化工艺与传统工艺,在保证有效成分含量提取率的前提下,缩短提取时间,节约能源。在确定提取时间时,由于药材中指标成分溶出规律不一致,所以有效成分浓度-时间曲线到达平台期时间不同。中药提取时间是影响其汤液中有效成份溶出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取时间过短会使许多有效成分未能从药材中溶出,从而造成药材资源的浪费;提取时间过长会导致其中挥发性成分及热不稳定成分的含量降低,且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本研究结果发现,优化提取工艺部分有效成分浓度略高于传统提取工艺,原因可能是提取时间过长会导致其中挥发性成分及热不稳定成分的含量降低。本方法特别适合考察挥发性的成分、热不稳定成分、毒性成分以及在提取过程中产生新的有效成分优化变化规律,实时反映这些有效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能够很好地确定其最佳提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