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型论治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研究
2018-12-22程正良臧发荣钱超杰卢火佺
程正良 臧发荣 夏 芳 钱超杰 卢火佺
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 浙江 长兴 313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严重发展阶段,短期内咳嗽、咳痰及胸闷气急、喘息加重,病情反复发作,造成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临床上AECOPD的常规治疗措施主要有支气管扩张剂、激素和抗菌药的应用,长期使用激素、抗菌素的滥用使患者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增加了二次感染的风险。而中医药以其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在AECOPD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联合西药治疗34例AECOPD,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ECOPD患者,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等影响治疗效果的合并症者,共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3.25±6.65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4.65±7.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AECOPD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中的相关标准。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第5版《实用中医内科学》[2]中“喘证”及“肺胀”的诊断标准。③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有关内容,结合本科室临床上实际收治的慢阻肺证型,分为4种证型,即痰湿蕴肺型、痰热壅肺型、肺气郁闭型和瘀水互结型。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中的AECOPD治疗方案处理。常规应用抗生素,一般选用头孢地嗪钠2.0g联合左氧氟沙星0.5g静脉滴注,1次/天,同时予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异丙托溴胺、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等治疗。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采用中药治疗。①痰湿蕴肺型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药用:法半夏10g,茯苓、紫苏子、炒莱菔子、葶苈子各15g,白芥子、陈皮、浙贝母、苦杏仁各12g,炙甘草6g;②痰热壅肺型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药用:桑白皮、瓜蒌各20g,法半夏6g,川贝母、炙黄芩、苦杏仁、紫苏子各10g,金荞麦、生石膏各15g,鱼腥草12g;③肺气郁闭型用清热化痰汤联合五磨饮子加减,药用:党参、茯苓、槟榔、陈皮、石菖蒲、郁金、苏梗各12g,白术15g,乌药10g,法半夏、枳壳各9g,木香6g;④瘀水互结型用桂枝茯苓丸加减,药用:桂枝、桃仁、法半夏、丹参各10g,茯苓、赤芍、丹皮、桑白皮、泽兰各15g,青皮、陈皮各12g,生黄芪20g。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至300ml,早晚饭后30~60分钟温服150ml。
两组均以14天为1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疗效评判标准参照2008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进行评定。显效:胸闷气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不影响活动和睡眠,肺功能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80%,两肺未闻及明显哮鸣音,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都有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有效:胸闷气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缓解,对活动和睡眠有轻度影响,肺功能检测50%≤FEV1%pred<80%;两肺可闻及细湿罗音,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RP仍未下降或下降不明显;无效:胸闷气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无改善或病情恶化,肺功能检测30%≤FEV1%pred<50%或FEV1%pred<30%。②中医证候疗效采用积分法进行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轻度减轻积1分,明显减轻积2分,症状基本消失积3分,病情较前加重或无明显变化积0分。③采用COPD评估测试(CTA)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3.2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3.1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比较表(±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比较表(±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喘息(分)0.25±0.12 2.40±0.08**△0.27±0.10 1.58±0.15*组别观察组例数34 6±1.55 3±0.51△咳嗽(分)0.45±0.15 2.23±0.22**△0.47±0.21 1.65±0.18*34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咳痰(分)0.47±0.16 2.28±0.17**△0.46±0.08 1.56±0.13*咳喘改善时间(天)
3.3.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炎性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比较: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呼气量(FVC)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白细胞(WBC)、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3 两组治疗前后CTA评分比较: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对照表(±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对照表(±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PaCO2(mmHg)54.32±3.58 45.73±4.15*△55.54±2.79 48.25±3.28*例数34对照组3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EV1(L)1.62±0.15 2.80±0.32*△1.74±0.11 1.93±0.15*FEV1/FVC(%)47.67±1.53 59.83±2.01*△45.32±1.65 52.32±0.52*WBC×109 12.67±2.08 7.63±1.02*13.60±1.62 8.87±1.54 CRP(mg/L)55.32±3.01 8.01±0.54*49.08±2.32 10.56±1.2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A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A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21.26±9.32 18.18±7.61例数34 34观察组20.53±8.25 14.58±6.59*
3.3.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根据临床表现,COPD可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演变而来,好发于冬春季节,是北方地区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5]。其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病变部位主要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及心,病理因素多为痰浊、水饮、瘀血,互为影响,病程绵长。本研究中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笔者临证经验,将患者分为4型论治:痰湿蕴肺型采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健脾除湿,降气化痰,开宣气机,使痰消则气畅,气畅则喘平;痰热壅肺型采用桑白皮汤加减清热泻火,降气平喘;肺气郁闭型用清热化痰汤联合五磨饮子加减,宣肺化痰,理气宽中;瘀水互结型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笔者体会,其中桂枝茯苓丸对AECOPD合并有肺心病、肺淤血的患者疗效较为满意,临证应用时可酌加益气、行水之品,则痰浊、瘀血、水饮尽消,咳喘自平。
综上所述,中药分型施治结合西药治疗AECOPD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肺功能、消除炎症反应等方面效果显著,总体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对照组,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