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督脉穴埋线治疗脊髓损伤致体位性低血压24例*

2018-12-22许明霞邱明月刘青平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立位卧位督脉

许明霞 邱明月 刘青平

浙江省安吉县中医医院 浙江 安吉 313300

本观察采用督脉穴位埋线治疗脊髓损伤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兹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及安吉县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脊髓损伤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男20例,女5例;平均年龄43岁;立位血压平均94.69±8.71/59.49±5.85mmHg,卧位血压平均128.32±11.94/68.38±10.23mmHg。对照组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45岁;立位血压平均93.88±8.65/56.72±4.58mmHg,卧位血压平均123.79±9.82/71.44±9.98mmH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P>0.05)。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长强、腰腧、脊中、命门、百会、神庭6穴,用10ml注射器针头及0.4mm×50mm平头毫针改装而成,将4-0可吸收蛋白线埋入穴中,每20天1次,3次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照组取穴同上,用0.25mm×50mm毫针针刺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每次留针20分钟,隔日1次,周末休息,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有效为患者由卧位变为立位3min内或长时间站立收缩压(SBP)下降<20mmHg或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并且不出现低灌注的临床表现或症状较轻。无效为由卧位变立位3min内或长时间站立SBP下降>20mmHg或DBP下降>10mmHg,并出现低灌注的临床表现。

3.2 结果: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有效20例,无效4例,有效率82.33%。对照组有效16例,无效7例,有效率69.56%。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3.3 两组治疗前后卧立位血压差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卧立位血压差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卧立位血压差比较(±s,mmHg)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Δ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卧立位血压差12.69±6.37/2.24±5.28*Δ 6.15±7.07/1.17±6.51*例数24 23治疗前卧立位血压差25.37±6.92/9.90±5.36 26.12±7.45/10.62±4.99治疗后卧立位血压差13.84±7.15/8.85±5.78*Δ 20.39±8.55/9.02±6.38*

2.3 安全性及依从性评价:治疗组2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治疗1疗程后,因肺炎转呼吸科治疗2月余,按照脱落处理;对照组25例患者中因个人不能坚持,脱落2例,实际完成23例,依从性为92%。两组中脱落患者的观察数据以最后1次数据记录作为研究结果数据纳入统计分析。

4 体会

本病可归为中医学“眩晕”范畴,病性以虚者居多,病因多为久病不愈,耗伤气血,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易发生眩晕。督脉穴督脉起于会阴,并于脊里,上风府,入脑,上巅,循额督脉上行属脑,与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与肝肾关系密切,督脉之海空虚,不能上荣于脑,髓海不足,则头昏头重,眩晕,健忘;其中长强、腰腧、脊中、命门、百会、神庭等穴均具有升阳填髓作用。穴位埋线是在中医针灸留针和埋针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整个操作过程包括了穴位封闭疗法、针刺法等,同时也包含了埋针效应及后作用效应,多种方法和效应集中和整合起来,形成了穴位埋线独特的治疗效果,可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

猜你喜欢

立位卧位督脉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血浆醛固酮/肾素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应用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
以督脉为主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弱智儿童48例
立位体前屈,刚柔相济韧有余
简便警示卧位角度测量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