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促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2018-12-21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内涵发展学科建设科技创新

摘 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内涵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学科建设方面,通过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完善学位授权体系、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可有效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科技创新方面,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合作联盟可加快促进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内涵发展。

关键词:学科建设;科技创新;高水平大学建设;内涵发展

学科建设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础和龙头,科技创新则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动力。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进一步凸显了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对各类高校争创一流的促进作用和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地方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机遇。

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关键

学科建设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地方高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的瓶颈。与中央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层次和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差异。从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北京地区有24所高校的93个一级学科获评为“A+”档次,全部来自在京的中央高校,参评的19所北京市属高校140余个一级学科,仅有2个学科获得“A”档次。学科评估结果表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存在诸多不足。究其原因,则在于学科建设方向迷失,缺乏学科优势和特色;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缺少对学科专业建设的贡献度和支撑度;学科人才梯队缺档、断档,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不足、成果产出与贡献不足。

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是高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关键。对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地方高校而言,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认清现状,采取适当策略在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特别是要以学校发展定位和资源整合为基础开展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强化发展优势和特色,支撑人才培养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作为一所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北京市属高校,始终将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始终积极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并努力发挥辐射示范效应。

以学科建设引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发展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主动加强内涵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学科布局结构、积极建设发展学位授权体系、大力支持培育学术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学科建设取得了里程碑式成果。学校专门制定《中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巩固和提升学科建设成果、深入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勾勒了路线图。

1.优化完善应用型学科布局结构

学科布局结构优化调整既要以学校发展定位为出发点,适应学校发展阶段的需要,又要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体现出适度的前瞻性。学校遵循“择优择需、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立足国家、北京和行业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以服务能源科技创新和城市安全运行为主线,聚焦生态化工与生物医药、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服务与管理七大产业与技术领域,辐射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八个主干一级学科,优化完善应用型学科布局结构,形成了“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培育学科”三个层次的主干学科建设发展框架体系。

2.建设发展应用型学位授权体系

学位授权体系建设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性平台,是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学校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政策改革为契机,总结凝练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阶段性办学成果,整体上构建应用型导向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方案,突出工科优势、明确工学与管理学协同发展策略、强调应用型学科建设方向和人才培养定位,于2018年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取得工学门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等三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以及涵盖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安全工程等众多工科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大类授权,提升了学科建设层次,使学校内涵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获得了更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3.支持培育高精尖学科建设梯队

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双一流”建设给各类高校都提供了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的政策机遇,为高校内涵发展注入了新的政策动力。学校根据《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与北京地区的央属“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提升优势学科建设水平。目前,已经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学校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同时发挥两校各自的优势,在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协同创新。为进一步提升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水平,学校依据“强优、扶特、扶需”的原则对接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及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支持和培育機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积极参与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通过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引领带动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此外,学校还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与北京地区的中央部属“双一流”建设高校合作开展学科建设,助推高精尖学科建设。

科技创新促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科技创新是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动力,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源泉。为加强科研工作,学校制定出台了新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特别是通过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合作联盟建设等形式促进加快了高水平大学建设。

1.整合资源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高水平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学校整合办学资源、汇聚科研力量,构筑搭建了“学科集群研究大平台—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校级研究机构”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第一层次是学科集群研究平台,旨在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目前在建的平台包括入选中关村科学城第六批建设项目的“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入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计划”的“首都清洁能源(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学科集群研究大平台。第二层次是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着眼于强化学校主干学科的优势特色,目前已获批建设光机电装备技术、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深水油气管线关键技术与装备、燃料清洁化与高效催化减排五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此外,还拥有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现代产业新區发展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第三层次是校级重点科研机构,意在汇聚科研力量、凝练学科方向、活跃学术氛围,目前已经立项建设了十个校级重点科研机构,并对其实行年度绩效考评和动态调整。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应用型学科体系建设和科教融合培养人才提供了高水平载体。

2.服务需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作为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市属高校,服务能源科技创新和服务北京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学校科技创新的双重使命。发挥学科优势特色、依托学位授权点和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对接行业和地方需求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课题。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国家级课题135项,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18项,横向课题696项。学校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基金资助获得者宇波博士2年内先后获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资助。学校年均科研经费近6,000万元,师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0万元,70%的科研经费源自企业或行业。学校鼓励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近五年发表SCI/SSCI、EI论文434篇,申请发明专利507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5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学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以焊接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已在北京新机场、北京城市副中心、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中获得应用,社科成果为大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在服务需求的过程中,学校的科研实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整体科研水平满足博士单位立项建设的基本条件要求,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深化合作建设京南大学联盟

抓住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调整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学校与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建筑大学以京南大学科技园为基础,于2016年共同成立京南大学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吸引驻区的其他兄弟高校加入联盟,成为服务大兴区域经济社会的高端发展源。校地共同发布《京南大学联盟服务大兴行动计划》,发挥联盟高校在学科专业、人才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融入京南发展,助力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和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结语

“应用型”体现在建设应用型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从事应用型科研等方面,“高水平”体现在学科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成果等方面。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强化以服务能源科技创新和城市安全运行为主线的学科特色,积极探索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新途径,推进科教融合、产教结合,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新兴能源产业、首都城市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加快推进高质量、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内涵发展学科建设科技创新
试论凸显农村初中特色,圆内涵发展之梦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潜能德育视角下中职内涵发展与招生规模问题的对策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