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家谈:全国教育大会

2018-12-21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下功夫办学习近平

@ 郑水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一旦在辦学方向上走错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了,那就像一株“歪脖子”树,无论如何都长不成参天大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成功的根源在于遵循教育规律,面向本国实际和时代要求。当前,我们必须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发展和办学治学经验。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并不意味着关门办教育,强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特色,并不排斥要遵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规律—尊重学术自由、体现教授治学、实行民主管理等办学经验。认真分析、积极汲取一流大学建设的办学经验,加快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 李洪波(江苏大学副校长):

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明确方向、分类发展、激发活力。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中国特色,努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借鉴发达国家办学经验,正面现实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各个学校办学层次、发展水平,指导高校分别确立为高水平大学、骨干特色高校、应用技能型高校的发展方向;统筹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建立优秀人才的合理流动机制;建立合理的投入机制。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激发高校活力。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调动高校办学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社会和企业按实力而不是“名校效应”选聘毕业生、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快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改革,推动高校的改革“动真格”。

@ 张树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必将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要把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满足青年学生乃至全社会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需要,让获得知识成为快乐和享受,通过自主自觉的学习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良性局面有望真正到来。通过加快“双一流”建设,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专业设置,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知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迎来崭新的局面。“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将真正到来。高等教育必将实现校际间、国际间、领域间的深度协同和合作,迎来教育扩大开放、全面融通的局面。高校将立足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学将有可能真正打破“围墙”。高等教育必将全面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的坚实举措将收到成效,高校在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将充分显现,力促科研成果转化,真正推动社会进步。

@ 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对高校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课题、新任务。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德智体美劳的辩证关系以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崭新意蕴,建立健全高校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加强劳动科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师德、师风建设范畴,坚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化,同向同力,多措并举,切实把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做实做好。

@ 邓军(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必将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是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是凸显中国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的;必将更加注重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更加注重高等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更加注重以改革激发活力和增强动力,以创新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将更加自觉地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将更加自觉地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将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必将更加自觉地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抓好、抓实,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 周晔(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到底要唤醒什么?如何铺实教育的“中国特色+政治底色”,坚固国家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四梁八柱”,而绝不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被“偷梁换柱”。我们要从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政治高度和历史远度上,来思考这次教育大会的深刻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东欧剧变到苏联解体,充分验证自1953年起,和平演变正式成为美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以来,西方瓦解社会主义的企图从未停歇。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培养“旁观者”和“反对派”,也不是培养“破坏者”和“掘墓人”。选择在第34个教师节召开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划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9·10”讲话的深刻内涵就是在于培养什么人,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在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这关键是教育,教育理应承担起社会的引领作用。“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社会主义大旗永远在全世界高高飘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色的世界”!

@ 高金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三传播”“三塑造”的时代重任。这一要求为新时代高校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建功立业指明了方向,铺设了路径。高校教师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高校教师角度来说,明确自身社会角色和责任使命,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长期奋斗以实现人生价值,完成建功立业目标;从高校的管理者和服务者角度来说,党和政府尊重教师、维护其创造热情、有效引导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教师要在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需要教师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能够高效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发挥协调育人功能;另一方面,需要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从政府到教育机构,协同发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两个方面合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 董竹娟(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擘画了蓝图:一方面,聚焦高素质,突出专业化,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基础性工作,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激励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潜心立德树人,努力成为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好老师、大先生和引路人。另一方面,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部)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基层党建要对标争先,聚焦落实重点任务。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自始至终贯穿着“立德树人”这条红线。鉴于此,一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不能只讲大道理,而要润物细无声。二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下功夫。现在一些学生并不珍惜学习时光,更没有做到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学校要严格管理、积极引导,使学生做到以学为主,要受得挫折和摔打,具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三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劳”与德智体美相并列,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这些都必须尽快加以弥补和完善。

@ 刘长旭(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们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统一办学指导思想上下功夫。旗帜鲜明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来武装头脑、指导办学治校实践和履行“四个服务”的使命。二是要在谋划教育超前布局上下功夫。聚焦党的十九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战略规划,聚焦“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使高等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三是要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上下功夫。改革完善学校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下功夫办学习近平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最简单的字最难写
从“三有青年”到六个“下功夫”谈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半裙时代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