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木课程》与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整合
2018-12-21武梦芸
武梦芸
【摘要】自2012年来实施《趣木课程》园本课程建设以来,充分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围绕“木”进行五大领域课程渗透,并与幼儿一日活动相整合,将《趣木课程》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文章从最初收集资料、课题研究、外出跟岗学习到中期家长参与、环境、区域创设评比、班级教学尝试、园本教学研讨、园本研修等形式逐步开展。
【关键词】《趣木课程》;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整合
我园地处木材之乡,许多家长都在木材厂和木制玩具厂工作。2012年8月,我园充分挖掘运用当地特色资源,以“木”这一丰富的资源为切入口,研究并开发了一套具有我园特色的《趣木课程》园本课程建设。为深化园本课程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园本课程功能,基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研究需要,如何将园本课程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整合,彰显园本特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我们又做了《趣木课程》与幼儿一日活动整合策略的实践。
一、《趣木课程》的解读
《趣木课程》是以“木”为文化载体的园本课程,通过认识各种木,了解木材价值和木材的利用等知识来感受木文化的内涵,让幼儿通过操作、想象、体验、创造获得知识经验,感受木文化,传承木文化。
二、《趣木课程》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机整合
(一)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趣木课程》与一日活动的整合,是我园教师将课程建设推向另一个层次的飞跃。教师不再是课程计划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建设主体之一。
1.教学规划。以课题为中心,加强讨论、教育实践、总结等各方面的工作,采用“学理论、上研讨课、交流研讨、专家引领”等形式,探索《趣木课程》与幼儿一日活动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推动课题的深入开展。
2.实践探索。在幼儿一日活动组织的每个环节都渗透《趣木课程》,使其相互整合。如:晨间户外锻炼,利用自制的趣木器械,让幼儿自主选择进行活动;早操环节,我们创编了我园特有的“趣木操”;集体教学活动,以我们自己设计的“趣木活动”来引导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创设“木工坊”,让幼儿在木工的世界里自主创作;午餐环节,我们给幼儿提供了木勺、木筷子、木餐盘给幼儿创设趣木环境,让幼儿感受天然木质带来的健康;寓特色渗透在每个环节中;师幼共同创编“趣木诗歌”“趣木歌谣”等一系列课程整合新模式。
3.园本教研。组织开展园本教研活动,通过半日活动观摩、点评、反思、研讨,从各班中推荐出优秀的半日活动,承办区级展示活动;邀请杭州结对园、片区幼儿园来园观摩指导。
4.专家引领。教师的专业提升离不开专家引领,我们采取专家引领的方法,邀请教学名师、名园长、教研室专家、电脑专家等来园指导。到杭州、上海等地名园跟岗学习与交流。为教师创设多样化平台,领悟专家的每一个观点,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5.区级教研。组织优秀半日活动组织展示,邀请专家、各园老中青教师前来观摩、指导。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
(二)课程有效整合策略
1.与主题活动整合。我们通过多种渠道采集“趣木课程”教学素材,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以主题为首引将《趣木课程》与一日活动有效整合,整合幼儿过去与现有的经验,整合教材与兴趣,整合空间与材料,整合时间与环节,整合园内与园外活动。
2.与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整合。比如开展晨间户外锻炼、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自由游戏活动等。
(三)整合过程中的几点经验
1.关注幼儿生活经验的活动取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生活就是创造的源泉,我们关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既贴近幼儿生活又让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内容来开展活动。
2.关注幼儿个性化的活动取向。活动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幼儿差异性,为幼儿提供更多选择性活动机会,体现《指南》“教育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每位幼儿都能按自己的能力水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造活动。
三、《趣木课程》与幼儿一日活动整合途径的有效性
(一)丰富活动多样性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当《趣木课程》与一日活动相整合后,孩子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后的学习效果是最佳的,对于“趣木”孩子们有着浓厚的興趣与探究欲望。教师巧妙地将《趣木课程》贯穿在一日生活学习各环节中,在孩子浓厚兴趣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课程,根据每月大主题每周小主题进行贯穿,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最大化实现一日活动多样性。
(二)建设环境整合性
在园舍环境布置上都围绕“趣木”二字展开。深入探索玩趣木、做趣木、赏趣木、说趣木、画趣木、创趣木等技能要素,让孩子在木工坊中通过说木、玩木、画木、拼贴木等形式了解木头特点、用途以及文化。
(三)提升家园一致性
幼儿生活的空间不仅仅是幼儿园,家庭环境也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幼儿园与家长密切沟通,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四、《趣木课程》与一日活动整合策略的评价体系
我园课程整合的建立,其方案、材料由探索、计划、发展、实施到定型、推广,往往要经历反复研究、不断改进的过程。贯穿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评价,评价就是为了调整和改进整合方案,影响整合的形成,使之更加完善我园《趣木课程》与幼儿一日活动整合策略的评价。
当我们回头重新审视我园《趣木课程》与幼儿一日活动整合实践情况时,我们深切感受到多年的实践使我们的孩子变了:兴趣更加广泛,求知欲更强,乐意探索,充满创造,做事关注,责任心强。老师变了:改革的自信心和教科研的意识显著增强,能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进行交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幼儿园变了:幼儿园呈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体现出全新教育理念,幼儿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教师成长的摇篮。
课程建设至今,全园教师撰写的“趣木”相关论文课题发表获奖数达30之多项。2014年,开展的课题“‘趣木文化园本课程建设”荣获市级一等奖;2015年,开展的课题“趣木特色与幼儿体育的整合实施与评价”荣获区级二等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环境创设”荣获区级二等奖;2016年,开展的课题“‘趣木文化特色之木工坊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正在研究中;2017年,开展的省级课题“‘趣木文化园本特色课程”正在研究中;同时,我园还有诸多趣木文化园本课程相关的论文、文章相应获奖。这些研究成果都为我园“趣木文化”园本课程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扎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