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多样化资源,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

2018-12-21李倩

教育界·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激发

李倩

【摘要】研究发现,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是巨大且不可或缺的。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样化资源;阅读兴趣;激发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然后自觉主动地去阅读,是我们要不断思考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根据这一时期孩子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动力,使他们自觉主动地阅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合理选材

第一,书籍内容要积极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的正面需要。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让学生确立一种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使他们以后在阅读书籍时,真正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驾护航。第二,书籍要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理解水平。如读物水平低于学生当时的智力、理解水平,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激发不了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如读物水平高于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学生会覺得艰涩难懂,不知头绪,阅读沦为一种应付的任务,抑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书籍语言要规范。小学生正处于识字学话的重要阶段,所以他们阅读书籍的语言也要规范,给他们一个正面的示范和引导。

(一)班级图书漂流

优选低年级学生阅读作品,确定一些适合他们那个年龄段的文学作品。列出一个阅读清单,每人买一本,编上编号,在班级内漂流。通过读书漂流,每看一本,在个人的阅读清单相应的书目后面画勾,记录自己阅读的数目。等到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选出“海量阅读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共读一本书,设计阅读单

每学期精选3-4本书进行共读,设计好读书单,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读书。如我们在读一本书时,先让学生做一个读书卡:作者是谁?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我喜欢的好词,我喜欢的好句。我可以提问题,先自己提问题,然后回答。老师可以提出几个拓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每读完一本书都进行一次读书汇报,学生读完之后经过大家思想上的碰撞,会有很大的收获,久而久之就会爱上读书。

(三)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相机引导,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

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常听到一些家长唠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安徒生童话》,偏偏喜欢奥特曼、武器?”事实上这样的孩子也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只是兴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批评,要相信学生,先给他们以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实际上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

二、借助教师效应激励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做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也可以与学生一起阅读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一起交流书籍内容、读书感想。

在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时,我曾经无意中和孩子一起交流了对《丑小鸭》这个故事的看法,没想到孩子非常感兴趣,与我热烈地讨论起故事里的细节,也一起交流了看完这个故事的想法。之后我便试着和孩子一起阅读,读完之后我先说一说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再让孩子说一说自己读到了些什么。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孩子们为了与我一起讨论书籍,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去读书了,有些能力强的孩子还可以说出很多让人惊奇的观点。

小学生对老师自有一种崇拜心理,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行为和喜好。阅读和交流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以及适当地对书籍内容进行评价,对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学生会在老师的潜移默化引导下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热爱与重视,从而鞭策自己更加自觉地进行阅读。

三、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阅读活动开展之后,教师要积极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对认真阅读、积极阅读的孩子及时给予大力表扬与奖励。例如,可以在下课前三分钟、放学后五分钟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孩子讲一讲自己最近看的故事,或者背一背自己记住的一首诗,将阅读情况好的孩子树立为班级阅读小榜样,号召其他孩子向榜样学习。

我在班上进行了放学后五分钟的阅读展示活动,孩子们积极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对认真读书的孩子,我及时给予奖励,并颁发“阅读之星”的奖状给他们。我还请学会背诵一些小儿歌的孩子来做小老师,适当地编一些动作加入到儿歌里,由小老师带着其他孩子一起边做动作边学儿歌,加入游戏形式会让孩子更加感兴趣。边玩边学,不用多久,班上绝大部分孩子就能背出很多首儿歌和古诗了。还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展开想象,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实验证明,正向情感是开启每个人学习潜力的关键,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是用全身心来集中关注的,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

四、建立阅读档案

好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要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每一个学生到底读了多少书),使每个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反映出他们在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甚至整个小学阶段进行的阅读活动和掌握情况。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阅读档案,档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对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如阅读数量、阅读进度、阅读质量。档案能充分反映学生的阅读过程,教师的可操作性很强。

阅读档案的建立也可以把良性竞争引入到孩子的阅读活动中。小学生年龄小,但也是有感情、有灵性、活生生的人,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我试着为班上的孩子建立一个阅读档案,读完一本书之后就在档案册上记录下来。档案面向全班公开,通过与其他同学的阅读成果相比较,很多孩子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阅读的劲头也就更足了。稍差一点的孩子也会有紧迫感,督促自己进步。

达尔文曾说过:“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的影响就是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学生只要有了阅读兴趣,就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阅读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从一年级就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不尽。

【参考文献】

[1]严艳.“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9.

[2]杨成琰.关于小学语文教育实施经典阅读的探索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3]李慧娟.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激发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