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
2018-12-21赵玲
赵玲
【摘要】在当前“双创”时代背景下,作为新型化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受到广泛关注。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出现脱离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学生的专业知识无法灵活应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发挥不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定位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原则,探讨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课程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
【基金项目】2016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指委科研课题“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zjzw2016034)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高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重要指示中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元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后,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改革的抓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具备创业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更多创新创业方面的人才。
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定位
高职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不同,教学资源和办学宗旨不同,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定位和目标也有所不同。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较高,要结合专业特点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从宏观角度把握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创新创业教育方向和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有效实施创新创业的教育活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目标定位为提供企业技能岗位所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对目标进行细分后可以定位为发现和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把学生培养为微小企业创办人和经营者。比如汽车行业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出现了很多汽车电子方面的产品新技术,如无人驾驶汽车、“互联网+汽车”等。所以汽车电子技术这一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构建培养汽车电子专业创新技能技术人才的孵化基地,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环境,将就业和创业当作人才培养的两翼,培养出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原则
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培养方式过于简单化、碎片化、零星化和拼凑化,传统培养模式已经达不到创业创业教育的要求,为此要建立新型的课程体系,并加强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高职院校在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以学生为本,体现个性化原则。在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等,发挥学生想象,奠定创新创业的思想基础。
第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实践原则,理论知识要融入实践活动或创业案例中。
第三,融合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一方面设置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合适比例,另一方面在专业教育的各个方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课程教学的措施
(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创新创業教育
高职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不少管理人员和授课者认为,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面向一些学生的就业行为与创业实践,许多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放在招生就业部门或公共基础课部,不少高职院校没有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纳入创新创业教育,更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相结合。这类教育行为无法切实达到培养高职学生素质价值的目标。为了落实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必须从高校着手,在各个专业培养人才的方案增加创新创业的教育内容,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到和专业教育相同的地位上,两者互相辅助成为一个整体。
(二)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一体化的培养人才方案,单单在总纲上确定应该培养出是什么样的人是不够的,重点是如何培养的问题,建立对应课程体系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可以达到培养“双创”人才的目标。一些高职院校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职业规划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成果是类似的,在教学安排上将这两类课程等同;一些高职院校则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集中在晚上或学生假期时进行,一方面导致学生的正常休息时间被侵占,另一方面也会对学习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让学生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不重要的。高职院校不当的课程安排方式,无法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且使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性被打破。高职院校必须要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和短期培训不同,而是从基础慢慢深入的持续性和递进性课程。所以,在安排课程的时候,需要设置三门课程:创新创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在基础课程中,学生逐渐拥有发现与辨析创新与创业机会的一般能力;在专业课程中,对学生经营企业和创业的能力加以培养,让学生具有明晰的创业逻辑;在实践课程中,比如组织的创新创业竞赛、实践创新创业的一般项目等,学生的就业视野和创业视野得到拓宽,参与到行业交流中,应用和实践所学习的内容;在课内拓展课程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实践,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
为了更好地融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积极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基础阶段一直到深入阶段都要和学生认知规律相适应。教学中所选择的创新创业项目或案例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能对真实内容加以反映,不能虚而不实,泛泛而谈。尤其是要强化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开发和建立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更加紧密的项目和案例库。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该设置一些企业的实际项目,比如建立子公司,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工艺等,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新能力、项目综合处理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等。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应该上升到实际活动中,在专业课程中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对学生所掌握的理论和观念进行升华,之后以先进化、合理化的理论对创新创业行为进行指导,构成一个良性循环。在专业拓展的课程中,应该设置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发挥主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平台。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中就能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而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则能有效应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学生有更多的思想来源进行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率得到大大提升。
(四)强化高职院校和基础教育在双创教育方面的联接
要想让学生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短期时间内是很难实现的,这是一个长久工作。德国和美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有显著的成效且获得大众普遍认可,且处于世界前列,其主要特点是:(1)在中小学教育课程中融入和创新创业教育,从学生接受初期教育时就开展了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且将其做成大众化的持久教育;(2)国家与学校都比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不少工作室和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活动。而我国国情有所不同,受教育人口多,而大学的教学资源偏少,为此,不但要在高职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也要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在进入高等院校之前,学生就已经就具备了创新创业的一定能力,之后在高等院校学习中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就业和创业中学生的竞争力会得到显著提高。
(五) 建立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为了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在融合专业教育的同时,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为此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科研队伍。强化对理论的研究,提供创新创业教育中改革教学的智力保障,在短时间内建立具有学校特色、区域特色的理论体系。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师库。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师资的作用,应该建立由企业资深管理员、知名专家、校友创业代表、成功创业者构成的教师队伍,从而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为此,要重视选拔创新创业教学师资的工作,在对教学计划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明白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3.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激励老师多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创业实践是一个重要环节,导师团队可以提供给学生实践指导,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率。
五、結语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要积极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为此,高职院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强化高职院校和基础教育之间的联接,建立创新创业方面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薛红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31-33.
[2]刘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企业导报,2016(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