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新尝试及反思

2018-12-21赵红霞

赢未来 2018年14期
关键词:课堂展示听说训练课程改革

赵红霞

摘要:随着高校各专业对课程设置的修改,《大学英语》这门本科必修课程的学时被大幅度削减。为了在压缩的学时内完成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的对人才外语水平和能力的目标,在经过反复调研和研讨下,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应运而生。本文以新的改革尝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其涉及到教材的更换、教学方法的转变、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训内容和展现形式的设定、及考核方法的确定。而新的教学改革尝试把教学重点放到了有效输入的听和输出的说上,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技巧培养为主,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样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革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展示、听说训练、社群学习

近年来根据国家对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安排,高校各专业结合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对专业开设的课程性质、内容、学时安排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其中对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课程的学时进行了一定幅度的削减。运动训练专业作为体育院校的单招专业,结合其学生的学情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我院对该专业开设的课程和学时进行了调整。其中《大学英语》课程的学时,由之前的两个学年共256学时的课堂教学削减为半个学年64学时。学时的减少无疑对课程内容的安排、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课堂授课方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结合相应的问题,我院外语教研室依据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新的课程大纲,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了适时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作为单招学生,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差,英语基础薄弱,大部分同学仍然属于英语零起点的水平。同时,其多年的专业运动训练,导致其对学习的方法、目的和意义等方面缺乏理解和意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指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竞技体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体育及相关领域从事训练、教学、管理及竞赛组织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而其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为熟悉一门外国语[1]。《大学英语》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每周4学时,共计64学时,4学分。学生英语水平低、基础差,课堂教授的学时有限,这都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

1.《大学英语》课程大纲的新调整

经过兄弟院校的调研和培训,结合我院学生人才培养的要求,教研室教师在不断地研讨和修改后,根据新的学时变化制定了新的课程大纲。新的大纲中课程目标更加的与学生能力水平相结合,其中提出了明确的能力目标为:能听懂简单的日常话题英语交谈,能够基本理解简单听力材料大意;能运用体育知识和简单的体育用语进行简短的对话交流,经准备后能对相关项目进行简单描述和讨论;能基本读懂题材较为熟悉语言难度不大的英语材料,能够借助词典阅读简单的相关体育专业文献并翻译;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般性话题;运用任务式、探究式、合作式和交际式等教学方法,通过测试、回答问题、课堂展示、合作项目等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2]。新大纲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课程要求学生能顾熟悉英语这门语言,同时对其体育专项的运动术语的英语表达和相关的体育知识的表达也在大纲中有所体现。新大纲的内容和课程目标的调整对课堂讲授的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以往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主要是以增加学生词汇量、通过课文讲解进行词汇、语法、句子的学习和练习来进行课程安排。因学生基础为零起点,教师在课堂教授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输出练习较少,学生课堂参与和师生互动环节缺乏,课堂教学较为死板枯燥,学生的听说能力较差。在新大纲的制定下,结合课程的学时安排,学生的学情和需求,《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适时的改革,采用了新的授课模式和方法。

首先,为了达到新大纲的能力目标,突出听说教学,增加学生课堂的听说输入和输出内容和练习,《大英英语》课程选用了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该听说教程,以英语日常生活对话和新闻语料为主,通过视频和音频的输入和语言表达方式的讲解来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从而提高其听说能力[3]。由于其视频材料皆以大学生生活和日常生活交流的情境为主,因此内容上对本科生来说比较贴合其实际同时更加具有实践的意义。

其次,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课堂教学进行了模式的改变。由于课程内容以听说材料为主,课堂讲授的教室改为了更加适合听说训练的语音教室进行授课。这样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专注的完成听力材料训练的内容,同时结合教材中对不同主题日常对话的语言点和表达方式的提炼加上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在课上进行口语的练习和角色扮演,这大大的增加了学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在测试环节中也采取了以对话、分角色扮演的实训内容形成性评价和最终的听力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同時在课内实训的环节上增加了学生体育项目小组展示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其所从事的体育运动专项从运动的发展、背景、术语和重大赛事进行资料收集和ppt制作,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与示范。运用这种任务式、探究式、合作式和交际式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课堂展示、合作项目的操练内容来达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升的效果。

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移动终端学习软件App,通过平台和社群对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环节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价,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和质量。以往的教学中,课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教师的参与和互动。而现在通过微信群、qq群、小打卡等软件程序,教师和学生通过社群能够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把完成的作业分享在社群里,教师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针对性的指导,形成教学过程的闭环,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三、《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反馈和反思

一方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听力练习,口语对话和角色扮演的实训内容,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和参与度,同时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八个主题单元的学时,学生能够听懂简单的日常话题英语交谈,并且能够基本理解简单听力材料大意;同时通过课内实训内容的展示和学习,学生能运用体育知识和简单的体育用语进行简短的对话交流,经准备后能对相关项目進行简单描述和讨论。形成性评价方式使得教学考核方法更有效,更有助于监督、指导学生在半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一直进行有针对性的任务训练,从而保证输入和输出的时长和质量。

另一方面,在教学环节中对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课上不仅是内容的讲解者,同时是示范者、评价师、指导员,教师更加以教练的身份来指导点评学生语言技巧的掌握程度。课外实训环节,教师与以往的课堂教学相比,增加了更多的指导时间,教师要在社群中及时、适时的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进行个性化、阶段性的评价和指导,这同时增加了教师课外的工作量,要求任课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同时也考验着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学习新的教学手段,不仅是教书的匠人同时还要是一个“技术控”,这样才能够在社群的平台上更加有效地积极地引导、指导、测评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有效地来提高其语言学习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结合学校的课程改革,在新制定的《大学英语》大纲的要求下,新的教学模式刚刚在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进行了为其半个学期的改革尝试。从教师和学生对此次改革的反馈来看,二者都认为把传统的课文和词汇讲解的教学重点调整为听说为主的能力技巧训练,对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一个有效的尝试,虽然其在内容扩展,教师工作量过大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新的教学改革尝试无疑为达到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试用版). 沈阳体育学院, 2016.

[2] 沈阳体育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外语教研室. 沈阳体育学院. 2017

[3] 翟象俊. 21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

猜你喜欢

课堂展示听说训练课程改革
探讨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方法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生物教学中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训练思路构建方法研究
“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儿歌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