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区域地理为载体的高考地理冲刺复习策略

2018-12-21母江梅

赢未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区域地理背景材料

母江梅

摘要:区域地理作为综合能力考察的最佳载体,分析近年的课标卷发现,试题主要以直接考查区域地理知识、以区域地理知识为背景或材料、背景材料中有区域地理知识三种方式出现,并高考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此笔者认为高三一线教师在高考复习冲刺阶段,应从区域地理在课标卷的作用地位、命题特点、冲刺备考策略三方面阐述备考工作。

关键词:课标卷;区域地理;直接考查;背景;材料;冲刺备考

一、区域地理知识在课标卷中的考查方式及地位

分析近年高考课标卷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知识在试题中主要以三种方式出现:

第一种,直接考查区域地理知识,如

【2016年课标Ⅰ卷】}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该题以勘察加半岛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为载体,考查从地形对气候的区域差异影响,到探究该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最后到推测熊的拍摄地选择的理由。从宏观到微观,对该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探究。同时对学生的基本规律认知,地理要素信息的提取及要素间逻辑关系的思考和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第(1)问: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提取山脉走向和相对高差的信息,结合当地季风的特点分析气候的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及垂直分布差异;第(2)问从该地的区域特征出发,结合大型野生动物需要生存空间,生存的自然条件和食物等特点进行分析;第(3)问从该地的区域特征出发结合拍摄所需要的气象条件,遮挡条件及拍照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第二种,以区域地理知识为背景或材料,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原理、能力,如:

【2016年课标Ⅱ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8分)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10分)

该题以百令海峡区域背景图考查:区域自然特点及影响跨海大桥修建的因素。本题只有以原有区域地理知识作支撑,并结合材料中提示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夏季该地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有利于通行,才能答好题。

二、课标卷区域地理试题命题特点

1、区域定位能力渐弱化。课标卷以前的高考试题,试题要求学生精确定位,对区域定位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拿到试题后,必须弄清楚在(是)哪里,在此基础上再调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解题过程中能否准确的区域定位是答题成败的关键,但课标卷后,区域名称多数由题目提供,即便由学生定位确定,也是学生常见的大尺度的区域,难度相对较小。

2、能力立意,由描述阐释到论证探讨。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几乎无题不图,地理图像多种多样,但区域图一直占较大比重。试题多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地理核心主干知识、地理核心能力素养。课标卷考查侧重点由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对地理事项概念的描述;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分描述)和阐释(阐释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地理事物的能力向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变化。

3、结合生活热点问题,设问趣味性渐浓。课标卷以学生常见的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或一带一路等国家重点时事热点话题,引出科考、湿地、产业转移、农业、生态建设等设问,试题体现出多元化、活泼、规范的鲜明风格。

三、以区域地理為载体的冲刺备考策略

1、冲刺阶段,以区域图为背景载体,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核心主干知识原理进行整合,加强对知识区域的整体性认识。在一轮二轮复习的基础上,教师需引导学生用区域图,对各区域的核心主干知识原理进行横向或纵向拓展梳理回顾,以便形成地理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为即将到来的新高考做好准备。

2、区域地理试题具有多元性和导向性,引导学生复习时要回归到生活中,关注热点,提高学习效率。除区域主干知识原理外,教师还需引领学生整理新颖的、紧扣时代脉搏的社会热点,关注发生在生活中的鲜活事件,以及发生在国内外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大事件,并从地理视角加以分析。

3、关注各区域科研成果。近年试题素材来源溯源发现,高考试题命题“灵感”源于近期的一些科研成果,为此,教师也可将自己关注积累的一些区域科研成果与学生一起分享,丰富学生对区域的新认知。

参考文献:

[1] 胡继中. 借鉴思维导图异课同构,促进单元模块高效教学——以高中地理鲁教版“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 29(1):105-108.

[2] 龙海英, 杨海, 徐焰华. 少数民族地区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贵州省凯里市地理教师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6):61-64.

猜你喜欢

区域地理背景材料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