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慢行交通现状及对策

2018-12-21莫涵宇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

莫涵宇

摘要:近年来各地城市得到快速发展,慢行城市交通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交通行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本文根据慢行交通的特点,分析了城市慢行交通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慢行交通、城市建设、交通规划和设计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已进入快车道,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得到飞速发展,但是“车本位”一直是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建设遵循的理念,具体呈现方式的是:高速路、大街区、宽马路等,这种理念对慢行出行空间的考虑极其缺乏,最终使得慢行出行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下降而私人小汽车出行比例不断攀升的趋势,与此同时产生了城市交通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重视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引领城市交通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成为目前交通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慢行交通系统的特点

“慢行交通”的对立面是快速和高速交通,也称非机动化交通,主要承担着城市短距离的出行,是以步行和自行车等速度较慢的出行方式为主的一种交通形势。其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1、速度低,适合短距离出行。作为慢行,通常情况下,交通时速常常在15公里以下,步行的最佳出行距离在 1公里以内,自行车的出行距离常常在 6公里以内,慢行交通整体适宜出行距离小于 6公里。

2、停放和运行占用空间小。自行车属于静态占地,面积通常在 2平方米以下 ,10 辆左右的自行车停放用地仅能停放 1 辆机动车 ,步行不存在占有停放面积的问题;由此可见,常态下,人均占用道路空间最少的是慢行交通,其中小汽车的停放面积最大。

3、绿色环保兼顾锻炼身体。慢行交通基本不产生直接原油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符合“以人为本,绿色出行”的先进理念。同时根据欧美多国的研究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慢行交通出行的比例与肥胖比例之间的的相关性很强,具有高慢行交通出行比例的国家通常情况下肥胖的比例也很低。

4、在交通安全中处于弱势的地位。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而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现象较为普遍,车辆堵人行难的情况时有发生,机非混行的局面造成慢行系统使用者的不安全感。

二、当前县域城市慢行交通现状

相对近年来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慢行交通发展却极为缓慢,在城市交通的建设过程中,车本位思想的严重后果就是:机动车道的建设得到重视,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的建设受到了忽视,导致了非机动车乃至步行空间受到机动车的挤压,慢行交通的空間变相受到了压缩,严重降低了市民出行的舒适度,城市沟通下降,脱离了“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慢行交通配套设施建设缺乏。作为公交系统的延伸,自行车停放的安全性与场地的布置,从某种程度上对人们出行交通的选择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从现有的大多数接驳系统来看,自行车的停放点严重不够,停放的安全性比较低。同时在上下班、上下课的时间段,瞬时流量加大,造成“公交+慢行”的“潮汐”现象非常严重,现有的场站面积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缺乏,交通阻滞现象容易出现,亟待加强一体化设计的有效性。

2、慢行交通串联性不强。慢行交通的设计大多考虑在商业区、休闲区和生态环境区等具有文化休闲氛围的街区进行建设,但是往往建设过程中,没有对规划设计进行统一,造成各自为政、各自建设的局面,导致各区域内的慢行交通难以进行串联,不能够构建完整而通达的步行网络,那么城市文化的实力就无法更好的得到发挥,城市活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3、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一直以来,重车轻人的固有思想使得交通设计在平面交叉路口的出行中出现了:车辆优先,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用同一个板块的现状,造成非机动车的空间被大大压缩,加上一些自行车使用者及步行者在交通出行方面随意性较大,不安全因素也因此增加了很多。在设计红绿灯时,信号灯的等待时间过长,通过时间太短,交通标志繁多导致识别性差,无障碍设施不能够连贯,慢行交通使用者的舒适度严重降低,这就使得一部分慢行交通使用者转而选择汽车出行,又造成了大量汽车出行,长此以往交通就进入了车辆增长造成交通拥挤、交通拥挤就进行道路扩建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关于城市慢行交通几点建议

1、科学制定的慢行交通规划。要将城市交通中慢行交通的规划原则中的重“车”轻“人” 的边缘和从属地位进行改变。所以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的制定,应当从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现有的实际状况出发,创设的交通系统真正实现“快”“慢”合理有机的结合。同时,将平等对待和重视慢行交通有机的融入到城市整体规划建设和城市交通设施合理规划的设计理念中,将“以人为本”作为总的设计原则,对慢行交通规划作出科学的制定,真正有效破解“当斯定律”造成的怪圈,从而得到一个和谐完善有序城市交通系统。

2、制定专门的慢行通行制度。城市的慢行交通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需要在交通秩序方面进行大的变革,需要对城市道路和慢行交通量这两者间的特殊关系进行统筹考虑,相关部门需要在设计规划时专慢行通行制定门的制度。具体到实际路况,在划分好的车道上让不同种类得车辆各行其道;遇到十字路口,制定合理的信号系统,要求依据交通信号以及所标的交通标志有序行驶,当慢行交通和快速交通发生冲突时,应该体现慢行交通优先的原则,或者利用安全空挡时间。新的交通法规中,遇到交叉口的时候快速交通车辆应当慢行,以此保障慢行交通的安全。

3、将慢行交通的安全性能放在第一位。在对城市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等进行位置设施时,要对特殊时间段慢行交通特殊性进行考虑,减速带必须设置在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流量大易造成交通拥堵的特殊路段,梯形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注意力集中,放慢车速,使得慢行交通安全有序。

4、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多措并举引导市民绿色出行,鼓励广大市民践行“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多选择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宣传和引导更多人一起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围。

四、结论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以人为本”作为规划设计慢行交通系统的首要,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旨,协调考虑好城市的整体规划,以推动慢行交通的健康发展。慢行交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无论从政府节能减排角度还是民众健身休闲角度考虑,都应当对慢行交通进行合理、有序、科学的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张航.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模式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2(9).

[2] 夏天.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10)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思路构建
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环境问题分析
陶瓷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表达研究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中小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改进方案初探
新形式下如何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