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需静心教“语”和“文”

2018-12-21马红娟

赢未来 2018年13期
关键词:明确目标语文教学

马红娟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该静心的从“语言”和“文字”入手教语文。作为教者只有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明晰正确的方向,才能真正的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会学生学习和感悟语言,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写作,才是真正的教语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明确目标;学语言;用文字

语文课堂教学,教什么?一直以来是语文老师思考与探究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个问题,才不至于拿着一篇课文无从下手,把语文课上的没有语文的味道,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的内容。

一、语文教学为何教语言和文字。

语文学科始终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所谓工具性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会用优美语言说并会用贴切的语言去写。所谓人文性就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鉴赏的能力,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把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把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例文,把这一语文学科所要达成的目标落实到学生的身心里,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明确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语文教学的目标,就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贯彻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理念,语文教学的本真就是从“语”和“文”上下功夫,教学生学并感悟语言,运用语言能写作。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回归语文本真的教学。

今年九月份,我们2017乡村教师培训在我们宝鸡市教育学院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和省级以上的著名专家一起交流切磋,和多名的省级以上教学能手一起教学研讨,更是让我这位天天默默耕耘于教育一线的老师收获颇多,感触也颇深。聆听多位专家高屋建瓴的理论、学习高新一中和高新中学名师的精彩课堂,我对自己一直坚持的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到“语”和“文”上的信念更加的坚定,我的语文方向是正确的,没有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二、语文教学如何教语言和文字

1.教学生在课文的语言中学语言

如今有的语文老师的课堂从以往关注工具性走向人文性,太过喧闹和浮躁,表演情景剧,表演的学生窃笑不已,观看的学生捧腹大笑。语文课堂的本质发生了严重的变异。某些语文课更像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加评价作者的观点之正误。有些语文课堂学生分组讨论很活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却架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比如教授八年级语文矛盾的《白杨礼赞》一文,“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引导学生体会此句中的‘婆娑与‘盘虬卧龙是何意?是形容树的什么?学生自己体会这两词语的意思,一般用这些词形容形态美好。那么我就接着问:“大家会用这个词一般写什么树?”这样学生就会联想到枝叶盘旋和舞动样子的树,想到树木枝干盘旋、苍劲有力样子的树。

學生只有这样在语言中学语言,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对语言的敏感度,老师在教学中就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教出有语言味道的语文。

2.课堂巧设问题教学生悟写法

如今有些语文课变成了纯粹的讨论课。老师稍微讲解一点,就马上安排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美其名曰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实施新课改的理念。未考虑问题是否值得探究,明明是简单的问题,学生个体就能完成了,反而要舍近求远,缘木求鱼,以所谓的生生互动来替代学生与文本、老师的深度对话。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老师精心设置问题,紧贴文本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并感悟作者情感及写作方法。

比如教授八年级语文矛盾的《白杨礼赞》一文,老师精心预设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就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并理解了文本的写作方法。

(1)作者写了白杨树什么样的特征?

(2)通过白杨树写了怎样的一些人?

(3)通过写这些想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带着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自读文章,在读文章中找句子并理解体会,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句子和词语,表达出了自己这种思想感情。这样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理解文章的主旨,并感悟出本文象征的手法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篇托物抒情(言志)的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本文的另一大特点是对象征手法的充分运用。以白杨作为寄托,向远在西北的抗日军民致敬,而且就在国民党的“陪都”里。不过的确很难想象,在国民党统治的“地盘”上敢如此大胆的赞美抗日军民,需要怎样的勇气与胆识。这就是信仰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茅盾的勇气。

3.教学生用文字表达所思所想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文章学语言,学写法,并用语言用写法,优美贴切的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才是语文学习的学以致用,更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体现。

让我们带领着我们的学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热爱我们的汉字,热爱我们的语言,运用我们语言的精华,表达出我们心中的所思所想,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部分前言

[2]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2017版)八年级语文教材

猜你喜欢

明确目标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要讲究艺术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浅析从母语思维走向英语思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