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

2018-12-21王艳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现状及对策小学化学前教育

王艳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然而,学前教育逐渐呈现出小学化倾向。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缺乏对幼儿身心成长规律的充分尊重,对幼兒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因此,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危害。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状及对策

1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学前教育。一些规模好,师资力量强的幼儿园便成了抢手货。但资源有限,为了限制入园人数幼儿园要求对孩子进行“面试”,“考核”,成绩合格了方可入园。于是每年入园时不少娃娃等于上了考场。然而考试的内容是一些与其年龄根本不符的艰涩知识,为了让孩子顺利入园,有的家长甚至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在家对孩子进行培训,一番苦心叫人咂舌。

2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2.1 影响幼儿身体的良好发育

幼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肌肉及骨骼均较为稚嫩。学前教学小学化将小学教学内容过早渗透到学前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学习负担。幼儿在较长时间内从事伏案书写、学习,会对幼儿的手臂肌肉群及颈椎等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降低幼儿视力水平,并引发颈椎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良好发育。

2.2 遏制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客观规律,过早将学习压力施加给幼儿,极易遏制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尚未形成成熟健康的心理机制,且呈现出活泼贪玩的天性。然而,学前教育未能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客观规律,忽视幼儿的天性,缺乏对幼儿智力进行有效开发,难以引导幼儿对各类知识和社会形成初步感知,且严重遏制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3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分析

3.1 教育方式不合理

目前学校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尤其是在组织和管理上,趋于“小学化”的模式,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例如很多学前教育学下都会对幼儿开展小学教育,并以小学生的行为意识要求幼儿,没有按照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这种学习不符合幼儿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因此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被动,束缚了幼儿的行为意识和创新思维,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效果。

3.2 监管力度不到位

由于很多学校和家长都陷入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误区,因此需要相关教育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目前社会各界和相关教育部门缺少系统的学前教育指导规范,也没有出台有效的调控政策,因此学前教育处于自由发展的情况。正是由于社会各界对幼儿学前教育的监督不到位,相关政府部门也未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加剧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4 学前教育 “小学化”的防范对策

4.1 改善学前教育方式

在开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幼儿喜欢、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为幼儿构件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必须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考虑到幼儿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挖掘教学资源,制定有效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确定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幼儿要掌握的知识以动画的形式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产生一个形象的印象。

4.2 完善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学生个性发展保驾护航

有关研究表明,幼儿园授课教师的专业性对学生的教学深度和广度有较大影响。这是所有的教师行业的通病,他们更希望所有的东西都从小抓起,因此过多的传授学生不能接受的知识。同时幼儿教师的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原因有比较多,重要的原因是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不好,由于这些原因导致流动性较大,进而造成幼儿园教师师资力量不齐,如果幼儿教师没有学习过专业的理论,对3至6岁幼儿的教学指南不清楚,那么教师的片面性教学就会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很容易向小学化倾斜。因此,对于幼儿园来讲,一定要加大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和考查,最大化的通过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因为一方面专业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状况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天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等等,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有利,更是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规定,在制定的成长计划很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时候,它也是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

4.3 加大管理力度

相关教育部门要发挥出监管的作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学前教育所教授的内容能够符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和认知能力,确保学前教育能够更加规范,确保学前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建设能够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除此之外,社会也要发挥出重要的监督作用,新闻媒体要着重报道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情况,从而让社会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有助于促进正确幼儿教育理念的构建,有利于规范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工作。

4.4 转变家长观念

相对来讲,大部分的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老观念,并且越来越强。因此“小学化”的观念就会应运而生。其实,这样的方式和方法是不恰当的,这会严重束缚住幼儿的自由时间,造成幼儿对这些兴趣班的厌恶,他们的天性自然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想要家长转变这种思想,幼儿园和教师必须双管齐下,幼儿园时不时请家长来幼儿园观看,教师时不时与家长沟通,可以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多和幼儿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

5 总结

要将幼儿时期作为幼儿一生最开心、最好玩的时期,我们应该为它们创造更适应天性发展的环境,让他们成为主动者,而我们只是他们的保护者,让让他们受到伤害而已。我们应该改变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作用下,共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楠.儿园课程“小学化”现象解析[J].现代交际,2018.

猜你喜欢

现状及对策小学化学前教育
云南省高校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