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8-12-21祖昱
祖昱
摘要: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国,加强对学生民族音乐的教育,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
一、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国民族音乐内容丰富,涵盖了民歌、戏曲、舞蹈等各种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民族音乐的教育,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
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通过民族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的民族气质、民族的风俗人情以及民族的审美情趣等,民族音乐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小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能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各民族的民族精神,感受到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如通过欣赏《苏武牧羊》、《满江红》等古曲,使学生了解古代的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精神。
2.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要求
人文底蕴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通过民族音乐的影响和熏陶,能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的知识进行更灵活的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接触到各个民族的音乐,能更深切的体会到民族音乐创作的魅力,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特色,经过长期的训练,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升其音乐素养、艺术素养。
二、当前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学生对民族音乐部分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受西方音乐及流行音乐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足,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具体内容不了解,包括民乐音乐的产生的背景、、所蕴含的情感等一知半解;同时,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另一个原则则在于教师,在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部分教师对民族音乐的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乐器的掌握等知识还不是十分的了解,这就在无形之中可能导致教师在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忽略民族音乐的教学,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课堂教学形式枯燥、单一
受传统的教师本位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还存在着一言堂的现象。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课堂看似简单、高效,能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是简单的、肤浅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發展差异,不能有效的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到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学校的课时安排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课时安排不足的现象,部分学校一周只有一个课时的音乐课,很难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谈不上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在音乐教材的内容设置方面,现行很多教材中对于民族音乐教育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少,且内容安排不合理,这突出的表现在教材中关于民族音乐的内容被分散化、碎片化,难成体系,在为教学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同时也造成学生很难系统的学习民族音乐知识,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
三、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路径选择
直面小学音乐民族教学中面临的困境,采用各种形式和途径解决民族音乐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有效的激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1.采用多元教学形式,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他们对老师的“权威”不再是绝对的服从,而是具备了思考、判断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电影片段、电视节目节选等形式,快速的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增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应加强对民族音乐教学规律的研究,制定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实现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效果。
2.科学设置课程,引入各种资源
科学合理的设置音乐课程是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保障。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一方面要保障音乐周课时不低于2节,保障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同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实现用教材教而非简单的教教材,这就需要教师要充分整合音乐教材中有关民族音乐部分的教学内容,使之系统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保证小学生最大程度的接受全方位、系统化的民族音乐教育,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3.营造学习民族音乐的校园氛围
学校是一个集体,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在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为学生营造温馨、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在课间、上课铃声改为民族音乐的经典片段,并定期的进行更换,使学生在放松精神,享受美感的同时,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总之,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性,克服当前民族音乐教学中的困境,树立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实现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冠泽:《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发展》[J],当代音乐,2018.08
[2]张玮婷:《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7.03
[3]张耀春:《浅析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发展》[J],大舞台,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