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2018-12-21刘向阳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原子分子笔者

刘向阳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多次强调要一切从学生的根本立场出发展开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地位,摒弃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遵循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制定更高效的教学策略。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展开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化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习惯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讲解化学知识,这样不仅会大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会让学生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可谓是得不偿失。化学是一门具有理科性质的学科,如果学生生搬硬套地理解化学概念、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知识,那么就不能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失去核心竞争能力。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内化和吸收所学知识,以此加强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育资源较匮乏的年代中,教师只能依靠教材、黑板、粉笔的板书或者口述形式传授理论知识,有的化学教师甚至多次反复使用同一化学案例,这样不但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观念,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人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我国的教育行业产生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在互联网背景的影响下,我国不仅在教育事业中投入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育设备,比如:移动电脑、电子白板、电子平板等,而且还引入了多种多样的数字化信息文本,比如:图片、视频、声音等,这就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笔者先从互联网上导入了介绍分子和原子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进行观摩,以便通过感染性较强的视听画面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分子和原子知识;其次,笔者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通过观看上述视频,你们能说一说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吗?学生踊跃举手发言;最后,笔者利用PPT课件引入分子和原子的形象化图片,以便加深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印象,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实验是化学课程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部分教师不愿意放手教学的主导权,他们仍然以强制性灌输的方式展开实验教学活动,直接呈现化学观点,带领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既没有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间,同时又让学生机械化地动手操作实验,自然也就失去了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教师要逐渐学会放手,完成从教会到会教再到不教的过程,督促学生完成从不学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转化过程,以便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点燃他们学习化学的激情。

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入了蜡烛燃烧的案例,以此为依据设置问题: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它们的质量是否前后相同呢?其次,笔者将学生分成三到五人的单位小组,为各组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即让他们思考上述问题,就质量是否守恒的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各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笔者则不时地穿插进各组的探讨中,但没有随意地干涉学生的想法,而是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最后,各组上讲台前阐述各自的实验观点和实验论据,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见解,笔者则结合他们的实验情况进行相应讲解和说明,以便帮助学生正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三、理论结合实践,加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教师将化学教学限制在教室内,那么就会限制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导致学生在狭隘的认知体系下学习化学知识。所以,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地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策略,一是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二是则可以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告别死板化学习理论知识的模式,以此全方位地增强他们的化学学习能力。

在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时,笔者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就生活中某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展开实践探索,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上网搜索、詢问教师等途径查找自己所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知识,综合应用本节课所学的化学知识,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文章需要包括这一食物的营养物质有哪些、这些营养物质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这些营养物质的构成成分是什么等事项内容,同时,学生要将自己动手实践完成作业的过程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现,以便有效地避免学生发生偷懒和作弊的行为,最大程度地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会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关注的重要方向,不仅因为其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因为其顺应了时代潮流。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学生为本展开自身的教学活动,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知识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勇胜.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师》,2017(26):52-53.

[2] 刘敏华.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数理化》,2018(8).

猜你喜欢

原子分子笔者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老师,别走……
分子的扩散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