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民政部门更要积极彰显“为民爱民”底色

2018-12-21王建军

中国民政 2018年22期
关键词:民政部门民政养老

王建军

江苏省徐州市民政局副局长

进入新时代,民政工作要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任务,主动作为,全面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民政部门更要积极彰显“为民爱民”的工作底色。

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进入新时代,民政部门应当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和肩负的新使命,调整思路,完善措施,精准发力。社会救助方面,要更好地发挥兜底保障作用,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更加重视解决支出型贫困问题。加强制度设计,让保障更科学精准、更公平公正。同时高度重视慈善救助工作,发挥好慈善救助的补充功能。社区建设方面,要围绕社会治理创新,更好地搭建治理平台,推进社区公共服务标准化。以建设智慧社区为依托,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综合受理窗口。推进“全科社工”服务模式,进一步规范流程、简化程序、限时办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社会组织管理方面,针对社会组织迅速发展的实际,明确重点,注重质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加快修订完善有关法规,加强政策衔接,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养老服务方面,在抓好机构养老的同时,更加注重社区居家养老,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加强服务质量评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当前重点要解决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用房落实难、居民消费能力低、企业从业积极性不高、有需求的找不到合适的服务机构、政策支持力度偏弱或支持不匹配等问题,不断消除社会的养老焦虑。

二、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民政部门的职能有减也有增,但总的任务是更加繁重。尤其在乡镇一级,困境儿童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残疾人保障等职能加强,使基层民政部门工作量进一步加大。而乡镇(办事处)一级民政工作力量普遍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一是队伍不适应,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人数偏少,而年轻人因为待遇低、发展空间小,人才不断流失,“留不住人”成为普遍现象。二是能力不适应,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对政策的把握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都比较低。三是体制机制不适应。如在乡镇民生保障服务中心,人员属不同部门,经费有不同渠道,甚至同岗位不同待遇。这就造成工作协调难度大,力量整合难度大,服务效率难以提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落实的力度和成效。下一步在机构改革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基层民政队伍建设,解决好“有人干事、有能力干事”的问题。

三、要找准发展的路线图。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思维、新手段推进民政改革发展,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重点突破与系统推进的关系。抓住打造营商环境的机遇,顺势而为,积极作为,借力发展。在聚焦富民、精准扶贫、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展示新作为。二是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关系。在加强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加快普惠型社会福利发展,尤其是老年社会保障,着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抓当前和谋长远的关系。不但立足当前还要着眼长远,多做补短板打基础工作,为民政事业长远发展聚内力、攒后劲。

猜你喜欢

民政部门民政养老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养老生活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养老更无忧了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怎么抓
红十字会开展公开募捐活动要受民政部门监管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加强民政档案管理的措施略谈
慈善法赋予了民政部门更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