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浅谈
2018-12-20刘敏
刘敏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7-369-01
摘要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变革时代,以“互联网+各种传统生产行业”,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要求,创新“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思路成为现代化企业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主体逐渐向“80后”、“90后”过渡,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互联网的痕迹。在“互联网+”时代下,亟需对我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然后结合互联网技术,推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和发展。
一、“互联网+”特性
相互融合性,通过互联网将消费者转化为企业的参与者,实现产品创新,也可将生产的产品通过互联网给消费者带去体验,同时收获产品的客观性评价。智能性,企业中很多复杂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软件的辅助得到解决。云计算与大数据为企业减少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节省了较大的时间成本。创新性、包容性,能够真正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人事管理,即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虽然相对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已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就目前企业的管理现状而言,人事管理依然还是强调将工作作为企业的核心。在管理方面,领导者更多的不是以人为本进行管理,而是以管“事”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潜能的开发,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不相符。
(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組织的向心力不足。虽然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还是注重人的因素,但是由于在企业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员工之间不愿意相互合作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各个部门和工作的职责、内容不相同,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不多。
(2)部门工作较为繁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于担任着考勤、工资发放统计及日常员工的培训工作,工作量繁杂,影响了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所用的时间。
(3)存在激励效果不明显的状况。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虽然也利用了激励管理理论,但是激励效果仍然存在不足的现象。
三、“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一)采用智能化的招聘手段
招聘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步,网络招聘的优势,就在于其方便、快捷,且信息量较大,可根据企业不同部门的不同要求,在互联网上进行模块分类的招聘。不仅使企业能以最快速度找到与条件相符合的员工,更为应聘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应聘平台,从而在招聘过程中提升双方的效率,真正提高人力资源在现代管理中的水平。
(二)加强网络培训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培训方式上较为繁琐,主要是运用报告、演讲或课堂传授的方式进行在职学习。这种培训方式,耽误了员工工作时间,耗费企业资源,且培训效果不佳。企业应及时更新观念,将培训工作通过互联网进行,不仅节约员工工作时间,并且节省培训成本,提升培训效果。
(三)增加员工互动
“互联网+”表现出来的一个强大功能,便是随时随地通过客户端畅所欲言。这种表现形式,在企业工作中也有其网络化的经济效应。消费者如果能够更好地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企业的认可度就可能在无形之中被提升,且有助于创新。企业应积极主动构建一个有助于沟通的平台,使员工能够围绕企业的运转去开展工作,通过互联网与各级进行沟通,让员工可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寻找存在感,从被动变为主动,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
(四)建立新型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员工荣誉感和使命感
在新的社会形态之下,企业员工不再像以前一样,视规章制度、契约承诺为履行工作任务的标准,而是在工作上有了较大的主动权力,从而改变了以往被领导者约束的地位。所以,若想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在管理上也需要通过提升员工的事业心、荣誉感、使命感,稳定其工作状态,使员工在工作中,通过自己设定的工作计划,实现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合作共赢,从而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责任心。
(五)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
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理性与感性两种因素结合下的管理,除了对员工绩效及薪酬管理之外,也在培训和招聘工作上有着管理意义。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客户、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相互交流,都产生了大量复杂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相关人员可通过对大数据的管理和利用,预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招聘形式更加便捷,应聘选择更加多样,人力资源培训更加便捷、有效。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抓住“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不断优化自身,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