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快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2018-12-20张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

张军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7-012-02

摘要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体系已经逐渐形成,并且在政策的指导下能够稳健的推动国资国企采取各种改革措施,但是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采取改革措施的过程当中,能够进一步的明确改革的目标,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调整改革措施,坚持国资改革与国企改革并重,促进国资国企的分类改革,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监管。

关键词 国资国企改革 措施 问题

中共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的提出了中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论断。“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分配制度,毫不动摇的巩固以及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以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十九大报告当中还对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的具体责任以及使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主义新时代当中国资国企改革的行动纲领,从而为国资国企改革以及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一、十九大精神下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路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当中国资国企改革始终是一个中心议题以及主要的任务。十九大报告当中明确的提出:“深化攻击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要将经济发展的注重点放在实体经济当中,把提高攻击体系质量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使得我国经济质量得到显著增强。”中共十八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做出了重大判断,我国的经济发展路径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征:增长速度逐渐降低,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开始开始降低,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

内蒙古自治区的国资国企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起点时,必须要将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国企改革必须是站在攻击侧结构性的背景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要求进行国资国企改革。将积极发展质量作为改革的重点,减少低端以及无效的供给,将高端以及有效的供给进行扩大,构建出具有很强弹性功能的供给结构,从而加强供给结构的适应能力以及灵活能力,以应对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能够进行良好的匹配,达到国资国企改革与公司侧改革互相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目标。

二、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满意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国资国企改革步伐一直没有停下,但是根据调查反馈来看,国资国企在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方面的改革措施以及进展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国资国企投资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刺激出现提速现象,民营企业的投资率出现下降、增速也极陕的出现回落,产生“挤出效应”。由此可见国资国企与民营企业的市场公平竞争关系还没有确切的形成,其次由于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员工压力过大,员工情绪低落。伴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当中的骨干人员出现离职潮,使得国资国企当中的人力资源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国资国企当中出现的质量不高的改革措施以及方案,导致人们对其满意度逐渐下降。有的部门在对改革方案进行制定以及执行的时候,不能够将其严格的落实在工作当中,这是因为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没有明确改革的方向,表述太多理论原则,不具备实际操作性,同时政府部门在对被监管对象经常出现过度敢于的倾向,影响了各方主体对改革制定着以及执行者的满意度。

(二)重要改革举措的进展不均衡

在国资国企改革当中国资监管部门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则是体制机制当中的核心问题。根据调查显示,国资监管部门将改革任务的重点放在了如何选择试点企业以及如何促进试点企业极性改革当中,这样的改革重点使得改革措施仅仅只是对试点企业内部层面的下属企业进行有效的管控,或者是对企业总部的职能进行了优化,没有将国有企业与出资人之间的关系上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导致有些地方的国资监管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对改革的措施以及如何落实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有些国资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进行定性分类还是定量分类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些地方国资管理部门在对企业功能进行了分类之后,但是企业当中相关业务的监管联动调整还没有及时的跟进,出现监管滞后的现象,没有对后续的分类监管规则进行制定,对分类考核标准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要求,对分类激励等其他配套措施还没有及时出台相关管理规定。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

在国资国企改革当中,很难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尺度进行准确的把握,在进行改革工作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许多顾虑,从而抑制和削弱了国资国企的正常发展,使得国资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性逐渐降低,许多企业将改革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股权多元化改革方面,有的还转移到了依托资本市场极性改革操作。尽管发改委牵头制定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但是由于依然存在着分歧,缺乏配套性的实施方案,再加上推动国资国企竞争性业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难度比较大,所面对的阻力也非常大,这样的局面造成了对实际改革发展的制约。

三、十九大精神下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优化措施

十九大的报告当中已经明确的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促进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动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科技力量。”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必須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的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国企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要将引进创新模式逐渐转变为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创新,将科技园区的内部转型逐渐扩大到内蒙古自治区全域,从依靠政府的扶持转变为对国资国企当中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加快内蒙古自治区核心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强人才集聚工作,形成创新集群,从而实现改革目标。内蒙古自治区应该以资本投资为主要改革方式,从而形成内部与开发创新有机结合的双轮驱动,将风险防范工作作为重点,增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由于国资国企体制机制等原因,与民营企业相比,国资国企的改革创新能力还有着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内蒙古自治区的国资国企的布局都是建立在中国工业化基础上,国资国企改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资国企要通过国际化的教以模式,将产业进行转移,加大能力输出,同时还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促进国资国企不断的创新发展。

国资国企当中决策普遍比较缓慢,机构庞大繁多过于臃肿,同时不敢冒风险,这些都制约着国资国企的发展。因此,国資国企需要通过改革创新的方式,通过股权投资或者战略投资的方式加入到新的科技革命当中,还可以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形式介入到其中,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源上解决掉国资国企当中“一股独大”的问题,还能够充分的发挥团体的创新能力。国资国企在尽力激励约束机制的时候应该以结果导向作为基础,避免出现“过度激励”现象。“过度激励”是不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会成为干扰国资国企在进行创新选择的因素,因此要以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的结果作为参考,设置出投资会输出期限,并且能够允许在合理的范围内出现创新风险,将鼓励创新作为目的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创新风险防范体系,从而给国资国企标识出风险境界线。在警戒线以内的创新决策以及实施都有国资国企内部自信进行确立,超出警戒线的就要进入到审议程序,经过专家进行评议之后在做出决定。

国资国企体制机制创新在客观上是要求构建出开放式的创新环境。开放式的创新方式是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应该大力的发展以国资国企为主导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更加注重的是对企业外部资源的吸收,能够将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共同创新共同发展。国有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能够将传统的创新模式进行改进优化,实现国资国企主动策划创新以及实施的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其次是能够打破企业的边界,能够灵活的使用“开放式创新”“客户参与”以及“供应商参与”等多种方式对社会资源进行创新利用,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然后是能够鼓励员工创新积极性,营造出开放式创新氛围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内部平台的搭建:还能够帮助企业与其他开放式创新主体进行联合,激发出新的开放式创新途径;最后是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投资开放式创新活动,例如社会风险资本以及小额贷款等,促进企业创新动力。国资国企还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其他团体组织的开放式创新活动当中,与其他团体进行积极的交流学习先进优秀的知识与经验,获得更多及时有效的信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的国资国企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按照已经形成的深化改革政治体系,从而推动国资国企积极主动的进行改革,将十九大报告当中对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全面的落实到实践当中。内蒙古自治区的国资国企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与民营企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构建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国资监管部门要做好对国有企业的分类工作,对分类之后的配套措施进行完善,促进国资监管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得到优化改革。除此之外内蒙古自治区的国资国企还要积极与其他团体进行交流,从中进行信息交流学习先进的改革经验以及知识,从而促进促进国资国企实现改革目标。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